而且我怀疑,建造这所迷楼的人的目的其实只是希望闯入者知难而退而已,并非真的想要困死进入者。因为迷楼虽然设计巧妙,但其规律并不复杂。起到的,更多的是对闯入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了。
一边揣测着建筑者的真实想法,我一边抬头观看起了石壁两侧的壁画。看了两眼,我随即对这座古代墓葬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因为此刻我见到的壁画和以往的那些大为不同,不仅色彩斑斓,保存良好。而且壁画的内容几乎大部分都是男女xìng_ài的春宫图绘。当然,也并非全部,一路走来,其中也夹杂着类似战争场面的图绘。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墓葬的壁画要么记录墓主人的生平和日常起居,要么就是畅想墓主人升天后的生活状态。而眼前的这些壁画想要表达的意义要是和其他古墓一样的话,岂不是说,这个墓主人的一生,除了几次战争之外,根本就是在不停的xìng_jiāo当中渡过的?这实在令我有些难以置信!
而且眼前的这些春宫和我过去看过的古代春宫图差别也非常大。中国现在流传的春宫大多为明清两代所绘制,相对比较含蓄,并不重视人体的描绘,反倒更在意场景、服饰等方面的表现。
壁画中的男女不仅个个一丝不挂,没有任何作为衬托的服装或者场景物品描绘,而且人体比例极为精准,反倒同欧洲古典绘画中的人体有几分相似。与其说是壁画,倒不如说是一幅幅的xìng_ài体位示意图。而且画中的人物仅仅只是一个个形体,并未描绘出人物的五官和相貌,只能从形体来判断性别。女性形体显得丰满,几乎都是丰胸翘臀。而男性形体则显得肌肉发达,极为健壮。看了半天,除了赤裸裸的性欲之外,我实在看不出其他任何意义,所以,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几幅反映战争场面的壁画当中。
几幅战争壁画当中的人物同春宫图中的人物绘制方式一致,只不过其中的人物形态很明显的附加了诸如盔甲和头冠之类的物品。而且除了人物外,还增加了诸如双轮战车、战马、城墙的图像。
第一幅表现的是一名身着盔甲的武士骑马射箭的场景,他所射击的目标是一个仓惶奔逃的敌人。敌人背插箭镞,显然是表现武士一箭射死了这个敌人的意思。
不过这个敌人的造型引起了我的兴趣,被射死的这个敌人头上戴着高高的冕冠。
之前贺刚认为这座古墓应该是先秦时期的墓葬。假如他判断正确的话,画面上的这些人物应该最晚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穿着服饰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这其中帽子就非常典型。射箭武士的头部只有微微隆起,从形状上推测应该是战国武士常见的武士髻冠。而他射死的人却戴着高高的冕冠,要知道冕冠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佩戴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情况下,只有得到了周天子正式册封了的诸侯才有资格佩戴这样的高冠。当然,进入战国时期后礼乐制度荒废,有资格佩戴冕冠的人有所增加,但即便如此,也只有王室贵族才会佩戴冕冠了。从这些方面推测,骑马武士射死的这个敌人身份颇为尊贵,最起码也是王子或者公子这一级别的贵族了。
第二幅表现战争画面的壁画有些让我看不明白。画面中出现了城市的场景。
一座城池外聚集了众多的士兵形象。城门的大门被打开,一群人簇拥着一个武士站在城门口。士兵的前面同样一个武士站立着,门口的武士似乎是空着手的,士兵前的武士则手中拿着一把剑状的武器。看上去像是两批人在交谈,也像是城市里的人在迎接城外的士兵。不过我思考了一阵后,否定了后一种看法。因为假如是迎接城外的士兵,那城外的那名武士不应该手持武器才对。由此推测,这幅画表现的应该是一只军队兵临城下,城内的人在门口武士的带领下外出于与对方谈判更合理一些了。
第三幅画上绘画了一名武士被众多的士兵围在当中,武士将手中的剑插进了自己的身体。应该是表示,被围武士寡不敌众,最终选择了自我了解。
第四幅画的画面则比较诡异了。这幅画严格说不应该是表现战争的场面。画面中出现两个武士的形象,其中一个躺卧着,而另一个则站在躺卧武士的前方。
两个武士的造型完全一样。而在两个武士画面的远处,站着一个衣袖宽大的男性,男性双手向天,似乎在欢呼或者祈祷,但男性形象的背后则站着一个赤裸女性的形象,不过赤裸女性的手中却拿了一把剑,剑的半截已经插进了前面男性的身体。
看完了这连续的四幅壁画之后,我觉得我弄明白了前面三幅壁画的含义了。
前三幅壁画似乎是说武士杀死了一个地位极高的贵族,他的城市或者因此遭到了其他军队的攻击,又或者是因为彼此的军事力量悬殊太大,他为了保护城市的普通居民而出城与来犯者谈判。谈判的结果似乎是武士选择了在敌人面前自杀。
「如此说来,这做墓葬应该就是壁画当中这个自杀武士的陵墓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堪屈辱而选择自杀。这个武士想必是个刚烈的勇士了……不过这样一个勇士的陵墓当中怎么会有这些xìng_ài体位图呢?既然墓主人是个勇敢的战士,那么随葬壁画应该着力表现他的武勇才对。怎么会有这么多表现男女xìng_ài的壁画?
还有那第四幅壁画什么意思?搞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741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741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4、25、26))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夜带刀不带伞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