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战国征途- 第三二八章 稷下学宫二(2/2)

文/木林森444
战国征途 | 本章字数:1111  | 战国征途txt下载 | 战国征途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重生未来之生包子穿越火线之生化入侵弃妇重生:嫡女斗宅门穿越千年 爱和诅咒 我们一起承受重生之嫡女枭妃妇贵甜园重生富贵嫡女誓言如风之穿越死亡线神秘太监,朕本倾城色穿越之宦妻重生-极品妖孽掌御诸天
在齐王宫中说难,让齐王建逐走了胡道远,让稷下学宫的很多人不满。

不过高原并不在意,点了点头,道:“好啊,在下也很想领教伏先生的辩术。”

随后孔鲋又向高原和淳于钟秀介绍这一次论战的仲栽人,分别是叔孙通、周青臣、黄疵、正先四人,论战的最后,将由他们四人来栽决胜负,如果最终出现二对二的局面,就由孔鲋来做最后的仲栽。四人当中,叔孙通、周青臣都是儒家学者,黄疵是名家学者,正先是法家学者,总体来看,还算公正,因此在稷下学宫中,儒家所占的人数最多,差不多达到稷下学宫的一半了。

仲栽人的作用不仅仅是确定最后的胜负,同时在论战中如果出现了不当的言论,他们可以出言制止。虽然齐国朝廷对稷下学宫的管控比较开放,但也不是怎么话都能说,胡道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其是遇高原这样一个善于从对手的语言中找错的对手,因此对这一次论战,稷下学宫也丝毫不敢大意。

双方对此自然都沒有异议,于是四方分左右坐好,高原、淳于钟秀坐在左边,洛明珠、伏琓坐在右边,孔鲋、淳于博和四位仲栽人坐在正中,孔鲋看了看两侧,道:“这一次论战的题目是,秦制的优劣,双方可以各抒己见,现在开始,由淳于秀一方首先发言。”

拒在东方六国的主流舆论中,秦国仍然是暴政、好战、凶残、霸道的代表,但秦国愈强、六国愈弱的大势却是不可逆转,因此也有许多真正的有识之士开始认真的思考,为什么在战国时代初期最弱小的秦国,会在商鞅变法之后,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甚致最有可能再度统一天下。

真正的有识之士当然不会狭隘单纯的认为,秦国的强大是好战、凶残、霸道的结果,而是因为秦国的制度自然有其强过东方六国的地方,因此也对秦国的制度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加以肯定,或部份的肯定,战国未期的大儒荀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另外秦国是采用法家学说治国的国家,稷下学宫的法家学者虽然比儒家学者的人数要少得多,但也是稷下学宫里的一个学派,自然对秦国的制度推崇倍至。

不过有赞称就有反对,质疑、贬低、甚致是斥责秦国的制度,而反秦的人又是以儒家学者为主,有些人是从学术角度来考虑,但也有一些完全是出儒家和法家的对立,本着凡是法家支持的事情我就反对,凡是法家赞扬的东西我就贬低。

在稷下学宫中围绕着秦国的各种话题,展开了许多论战,从秦国的制度、商鞅变法的内容,到秦国各国君的贤明等等,都成为论战的题目。双方各自引经据典,舌枪舌战,但结果是谁也说不服谁,一来是这个时代的观念毕意还有很大局限,二来在稷下学宫的学者真正到过秦国的进行实地考查的人并不多,许多论点论据都是道听途说,再加自己揣磨推想。因此也很难辩得出一个结果来。

但淳于父女却是到过秦国,而且对秦国的情况进行过十分认真的研究,因此在场有不少学者也对这一场论战充满了期待。


状态提示: 第三二八章 稷下学宫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二八章 稷下学宫二(2/2) 返回《战国征途》目录下一章:第三二九章 稷下学宫三(快捷键→)

推荐阅读超神学院之神河狙击手当个能进化的蚂蚁缘来聪未到只做你的微光千年之书闻灵世录一念成神,废材小姐腹黑帝莲城之仙殇陪伴你,是我的使命我是卧底猪夏目的十年穿越木叶之八门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