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寿闭眼,完了,果然,张太后语含怒气,好了,无须再说,翁泰北就
让他继续在诏狱里面呆着吧。
你就是丁寿,抬起头来。太后声音又起。
丁寿闻言抬头,见到的是一位面如桃花,肤如凝脂的美妇人,手中捧着一
个鎏金雕龙手炉,见了他点头道:倒还有几分灵气,这事就交给你了。
此事干系太大,恕臣不敢奉旨。
什么?母子两怒问道。
丁寿硬着头皮道:民间一军余如何知晓宫闱之事,背后必有人指使,且
其躲藏之处恰为皇上回宫之路,指使之人熟悉皇上作息,而且皇城戒备森严,
市井小民如何混入宫中,必是有人接应,此人若在外朝必是重臣,若在内廷必
是显贵,臣年轻识浅,不敢担此重任。话说完丁寿警醒过来今日为何觉得不
对了,出文华殿后一路上竟不见负责警跸的大汉将军,这宫中果然有猫腻。
张太后闻言陷入沉思,老实说这些话虽是丁寿推脱之言,却不无道理,明
朝宫禁谈不上严密,一百年后还出了个梃击案,不过那个张差也是被用心
叵测的太监援引入宫,比起后世煌煌大清还是强上许多,不说白莲教攻入皇宫
,反社会人格那位在顺贞门行刺嘉庆,单是咸丰年间小贩在养心殿外练摊,还
一摆就是几年,就够奇葩的,千古未有事,尽出大清朝。
张太后一番思索,外朝的大臣一直对张家不满她是晓得的,当年久婚无子
,那帮大臣就撺掇弘治纳妃,生了儿子又说皇帝子嗣不昌,也听到些风言风语
说儿子不是她亲生,至于两个弟弟胡作非为惹得民间物议,若非明朝外戚不担
重任,就差把他张家比作唐天宝年间的杨氏一门了,心中打定主意此番定要严
查到底。
此事必须详细盘查,皇上,赐给丁寿金牌一面,查案时若有人阻,先斩
后奏。
正德闻言应是。
张太后犹嫌不足,再赐你一面穿宫腰牌,有何进展直接入宫禀奏。
北镇抚司,后堂。
一桌宴席极尽丰盛,郑旺老儿吃得满嘴流油,丁寿添酒布菜,一口一个老
先生的恭维着,没办法,正德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取得真实口供,不准屈打成
招,那就哄着来吧。
郑旺叼着一只鸡腿,打了个酒嗝,含糊道:女儿生了皇子乡里乡亲都知
道,三不五时的我带些家乡土产也去探望,女儿也常拿些宫中衣料饰物孝敬。
哦?这么说老先生见过令爱咯?丁寿斟上一杯酒道。
滋的一口干掉,一抹嘴,郑旺道:没有,女儿已是宫中上人,岂能
轻易见外人,都是命刘山代送的,小哥你连这都不知。
一副你个没见识土包子的嫌弃劲儿,噎得丁寿说不出下句来,强捺住气,
脸上堆着笑:那后来呢?
我是皇亲了,四邻八里的都来送礼巴结,也有不少人投靠为奴,当年京
城里谁不晓得郑老皇亲。郑旺胸脯拍的当当直响,随后一叹,突然有一天
锦衣卫找上门来,把我押进大牢,没待几天提了出来,却是皇帝女婿要审我。
见了皇帝女婿我一五一十一说,就被押入了刑部大牢,后来刑部判决说
宫中查无郑金莲此人,系妖言之罪,刘山凌迟处死,我也被判了斩刑。郑旺
抽了自己一嘴巴,你说我好好在家种地不好,跑京城当什么皇亲啊,那段时
间肠子都悔青了,结果进了大牢就没了动静,也没有要将我问刑的意思,直到
前几天我才被放了出来,本想回家种地,谁知道碰上个叫王玺的人认出了我。
这人是干什么的?丁寿直觉这人才是关键。
他说是京城人士,告知我女儿当年被皇后幽禁了,现而今天子就是我的
亲外孙,被皇后抱来当了自己生的,说只要我进宫去祖孙相认,就能救出女儿
,恢复皇亲身份。郑旺两眼放光。
逻辑思维全是漏洞,典型的妄想症患者,丁寿腹诽,问道:如何进的皇
城?
他告诉我宫中也有人心怀忠义,只要在那个时辰进宫就无人拦阻,还说
了躲藏之处,待看到身穿黄袍之人就出来喊冤,那些话也是他教的。
这时杜星野进门禀告:大人?
丁寿离席,来到门前,杜星野轻声道:查清楚了,当值的应是薛福敬等
四十八人,已经命人去拿了。
轻轻点头,丁寿道:办得好,马上去捉拿一个叫王玺的人。见杜星野
欲言又止,还有什么事?
杜星野附耳说了几句,丁寿惊诧:这么快!
一处茶楼内,两个闲人据座聊天。
老哥听说了么,皇城出了新鲜事。一个茶客神神秘秘的低声说道。
什么事啊?百姓总是对皇城里大人物发生的事情充满兴趣。
皇上的外公在东华门喊冤。
兄弟今早起猛了吧,尽说胡话,昌国公去世十来年了。
你说的是当今太后的父亲,我说的是亲外公,生母的亲爹。
怎么回事?跟哥哥说说。
那人得意卖弄道:当年皇后大婚四年没有生养,心急之下就弄了李代桃
僵的主意,把宫女所生的孩子抱来自己养,当成亲生的,将孩子生母幽禁起来
,如今宫女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497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497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1-33))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雨夜带刀不带伞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