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道:主公如今还是大行令,提议此事略有不妥,若是以长秋宫的名义下诏,霍大将军想必会欣然奉旨。
班超道:既然如此,不若以两宫的名义下诏。
秦桧笑道:两宫亦可,长秋宫亦可。
程宗扬想了一会儿,就以长秋宫的名义。
诏书名义的微小变化,到了外界的影响力都会十倍百倍的方大。
这正好是一个淡化吕氏影响,为赵飞燕树立威信的好机会。
记下主公所提的条款,班超便告辞离开,淮备先休息一下,再接着跟严君平打擂台。
秦桧却被程宗扬留了下来。
主公这天子教育委员会,不仅别出心裁,而且余味悠长,秦桧赞叹道:堪称神来之笔!啥神来之笔啊,都是被逼的。
程宗扬道:有件棘手的麻烦,你得出个主意……听到主公透露小天子是被黑魔海的御姬奴抚养长大,奸臣兄的眼珠子差点飞上天,半晌才击节赞叹道:好算计!别夸了。
想想怎么把这事摆平吧。
程宗扬道:虽然我弄了个教育委员会,排斥那贱人的影响力,可心里还是没底。
奸臣兄,你一向思维很广,有没有什么不留后患的法子?秦桧眼珠乱转,片刻后猛然定住,慢慢道:属下倒有一计,只是主公未必见用。
程宗扬精神一振,你的主意我什么时候敢不用了?赶紧说来听听。
若想不留后患,最好的法子就是将定陶王换掉。
这个我也想过,可换谁呢?人选当然有。
谁?郭大侠的遗子。
程宗扬大张着嘴巴,下巴险些掉在地上。
自己想的是把定陶王换成别的宗室子弟,秦奸臣却打算拿人来冒充定陶王。
奸臣兄这脑回路,果然清奇,别人是狸猫换太子,他是逆贼换天子。
这阴谋实在太大了,自己扶不住啊。
大哥,你疯了?!虽是兵行险着,但未必不可行。
秦桧道:郭大侠的遗子——是叫郭靖对吧?只要深居宫中,除了贴身的近侍,有谁能认得出?怎么认不出?差着一两岁呢,何况定陶王入京时,见过不少人。
只需两宫称是,何人敢再置喙?如今太后在主公手中,至于皇后,如果向赵皇后说清定陶王的来历,敢问主公,皇后会如何作想?程宗扬寻思道:她可能会吓跑吧。
正是如此。
如果换了郭大侠的遗子,宫廷上稍加训导,又有何难?幸好定陶王年龄尚幼,再大两岁就不好说了。
秦桧低声道:此乃天助主公。
程宗扬差点就被他说得心动了,他定了定神,那定陶王呢?郭大侠捐躯赴国难,岂能无后?程宗扬愣了一会儿,然后使劲摇头,不行!不行!太荒唐了。
他算听明白了,奸臣兄的意思是让郭解的儿子冒充定陶王当天子,定陶王改名郭靖,给郭解当儿子,天子龙种、布衣侠士互换身份,这胆子大得没边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程宗扬道:况且怎么瞒也瞒不过剑玉姬吧?咱们把天子换了,不是平白送她一个大把柄?不行!不行!盛姬已死,巫宗再要伸手,尚需时日。
到时大局已定,便是剑玉姬,也无回天之力。
万一出岔子,那可是把郭大侠仅遗的骨血给害了。
程宗扬道:我也不指望咱们的小郭靖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就是福。
秦桧计不见售,也没有什么不满。
此计毕竟太过剑走偏锋,若不是主公此时控制两宫,完全能一手遮天,他也不敢贸然提出。
汉国之事,不知君侯何意?程宗扬皱起眉头,不知道,他没说。
朱老头本来对汉国的帝位颇为上心,甚至话里话外还流露出让自己替他争夺天子之位的意思,可事到临头却不置一辞,就跟没事人一样,弄得程宗扬大惑不解。
秦桧到底追随殇侯多年,又善于揣摩人心,君侯不提,定然是对主公所为略无异议,才放手任主公施为。
有道理!汉国对自己而言,只是一个用来逐利的庞大市场,对朱老头而言,可是他的祖宗基业。
如果自己胡来,朱老头肯定不会坐视。
眼下的结果虽然远称不上完美,好歹也是朱老头可以接受的。
比如定陶王是黑魔海养大的,自己感觉芒刺在背,可对于朱老头来说,根本不是个事——死老头自己就是黑魔海硕果仅存的大佬。
朱老头对汉国帝位最大的不满,是帝位被血脉不正的刘骜一系篡夺。
如今刘骜暴毙,身后无子,帝位重新回到真正的武皇血脉手中,朱老头的怨念就小了一半。
霍子孟最担心的是阳武侯出来逐鹿帝位,不过程宗扬知道,朱老头绝没有这想法——朱老头要是当上天子,首先一条就是没有后宫。
一个不立皇后,不近女色,没有子嗣的天子,简直就是一个炸弹。
只要驾崩,就会把朝局炸得稀烂。
当然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比如朱老头那个不要脸的对外声称自己是他的私生子,他来当天子,自己当太子。
他称自己为爱子,自己称他为父皇……程宗扬想想都想吐,死老头要敢这么干,还不如疯了算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481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48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1-2.4))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弄玉/龙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