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苏厨-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2/2)

文/二子从周
苏厨 | 本章字数:901  | 苏厨txt下载 | 苏厨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圣母的救赎满唐华彩三国之仲谋天下京门风月内抗日之兵王传说穿书之徒弟是反派半步多欲望传说惊惧盛宴谍海女王花蛇王宠后北京的部队大院
。”

“张公今再扞之,是更益其怒。”

“不如但言本朝未尝以文字入罪而杀士大夫,今乃开端,则此风自陛下起。”

“而后世子孙因而杀贤士大夫者,必引陛下为例。”

“陛下畏议好名,必能赦免长兄。”

苏油笑了:“你这样的确能救,但是从此就在陛下心里埋下了一根钉子。”

“所以你这处理的方法,说到底屁股还是歪的。这是术,不是道。”

“清明之君,不可以利动,唯可以理屈。”

“大苏无罪,但是有过。有过,就得认,无罪,就得分析明白。”

“今上至少还是听得进去道理的君主,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讲明白道理,分析完对错,然后承认应当承认的部分,剖白不应承担的部分,主动请求责罚,才是正途。”

“至于中间的那些小人,只要与陛下的交流渠道断绝不了,他们其实就无计可施。反而会企图蒙蔽圣聪,招致灾殃。”

“子由的做法,是不信任人君能秉公处事,乃以术相欺,以计相迫。”

“这样做,虽然救得了子瞻一时,终究救不了子瞻一世。”

苏辙拱手:“小幺叔,那要是陛下还是坚持要治长兄的罪呢?”

苏油淡淡地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疏注》说得很清楚了。”

苏辙点头:“辙受教了。”

解释这句的大佬很多,苏油偏偏将《论语注疏》提出来,是因为里边解释是这样的:

——此章仲尼患中国不能行己之道也。

——我之善道中国既不能行,即欲乘其桴筏浮渡于海而居九夷,庶几能行己道也。

苏油哈哈一笑,歪着脑袋问道:“从我者,其由与?”

这是上一句的下句,“由”在此本来指的是子路,子路又叫仲由。

现在被苏油拿来取笑苏辙。

苏辙拱手:“未尝不喜。”

苏油摇头道:“可别忘了,就连夫子都感慨——‘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两人的对答还是继续引用刚才的《论语》的后续,全文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意思是子路你的勇气比我还大,但是别忘了,我们没有地方获得造筏子的材料啊。

苏油认真地说道:“夫子真的是找不到去到‘彼岸’的材料吗?我想不是的。只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牵绊太多,眷顾太深,实在是不忍心‘放下’才对。”

“这当是治儒者和释老的区别,子瞻子由,你们是聪明之人,此节自然无需我多加提醒。”

苏轼和苏辙一起躬身:“谨受教。”


状态提示: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讨(2/2) 返回《苏厨》目录下一章: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梦中诗(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