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抛准引玉,海阔天空的畅想。
哈哈哈,后生可畏啊!你这矛盾的发展设想,有点符合,我们先祖墨子的攻防理论哦!武器的先进,是我们军方,永远放在第一位的,追求。
卫司令员也充满了憧憬。
但是,武器的先进,归根到底,还得靠科学家,一代一代,艰苦而天才的努力,才成!但科研的条件和水平,却取决于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啊!
说到底,还是要靠党的正确指引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改革创新、勇敢智慧,崇文尚武,才能办到!
至于我们,请你们放心!我们军人,随时保持警惕!苦练杀敌本领,现在,还要勤练高技术装备技能,和先进的、超前的军事理念!坚决做到,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就一定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用智慧和勇气,续写我们这支军队,永远的荣光!
司令员掷地有声。
嗯!我算是,彻底放心了。小卫啊,有你们,年富力强的,在军中,老夫,可以含饴弄孙,种花养草,马放南山喽!
老爹喜不自禁的说。
对了,卫叔叔,晚辈也是一个军迷,军事发烧友。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记得陆游的词,就是我的心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所以,还想恳请您,百战老兵,再为我们讲讲,亲自参加的那场战役,行吗?
对老爹讲战役和战斗,我是如饥似渴,通过,这些战史的讲解,和指挥员的心路历程的描述,可以,纠正我自己设想的偏差,迅速提高,战场研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决断。
现在,有一个经历过实战的老前辈在此,还不抓紧现场请教,更待何时?
哈哈哈,这小子,还挺感兴趣的!也对,居安思危嘛!老首长,那,我就讲讲?
司令员尊敬的看看老爹。
哈哈哈,你小子,你的地盘你做主!军事探讨嘛!畅所欲言。
好的!各位,首先,我交代一下战役发起时,国际形势。
卫司令员神采奕奕的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争当全球霸主,为了压制对方,两国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明争暗斗。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破裂,美国趁机开始拉拢中国,以便共同制衡苏联。当时的苏联将欧洲作为其战略重心,但亚洲这块大地盘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分身乏术,因此急需寻找一个亚洲的代理人。经过反复考虑,苏联最终决定扶持越南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帮手。
当时的越南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刚刚获胜,自信心一时爆棚,急于确立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这时,苏联又伸出了橄榄枝,拥有苏联的支持让越南更加忘乎所以,接连发动战争侵占老挝和柬埔寨。但这并没有使他满足,之后又将目光盯向了我国,频频在中越边境掀起事端,并多次越过边界杀害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公民。我国一开始本着争取和平解决的良好愿望一再忍让,而越南却将这种忍让理解成了软弱可欺,更加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的我国政府决定对越南开展自卫反击,1979年2月17日,我军几十万将士分别从广西(东线)和云南(西线)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军发动打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好了,我有幸作为团长,参加了,西线的所有战役。
卫司令员谦虚的说。
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越双方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役,谅山战役绝对算得上是其中最激烈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堪称战争绞肉机。
越南谅山,位于我国广西省的南部,越南的北部,北边距离中越边境大约18公里,南边距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的北面,是层峦叠嶂、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的南面,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许多公路、铁路纵贯其中,往北可到达中越边境,往南则直通河内。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因此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1979年3月1日,谅山地区爆发激战。
越南方面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
这是一支非常擅长进攻的部队,并且很能打近战夜战,因在对美作战中的出色战绩而名声大噪,曾经获得过“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谅山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这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甚至大放厥词:“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傲慢狂妄可见一斑。
但是很快,我军就用实力甩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我所在的55军在同登地区将之一顿痛揍,第3师余下的残兵败将只能龟缩于谅山周围的山区,苦苦等待援军。
越军方面看到战况不妙,紧急从河内派出精锐的首都防卫军向谅山展开反击,在战斗中,越军不顾廉耻,竟然违反国际法使用化学武器。55军被迫后撤,中国的后方炮兵师被快速派到前线进行救援,中越双方都伤亡惨重。
3月1日,我们调集了300多门火炮运往前线,短短三十分钟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135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13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七章 和平时期的军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空喊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