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新文化运动后,知识分子涓生和与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无视封建社会的藩篱自由结合,并开始了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但生活残酷的现实使尚未足够成熟的两个人逐渐陷入困境,爱情的色彩逐渐暗淡,两人的性格差异越发显现出来,而封建势力又给予他们沉重打击,令二人失去生活来源。涓生逐渐醒悟到要去寻求新的生活道路。子君则对涓生的变化充满疑惧,不停地试探涓生。子君的试探反倒引起涓生更多的烦恼和痛苦,他向子君坦言了他的痛苦和想法,表明这种生活应该结束。爱情的幻灭给了子君致命的打击,她在旁人的冷眼下死去。涓生对子君的去世感到强烈自责和无比哀伤,但他决定仍要勇敢的探索前进。
南槐瑾马上找到了依据:“涓生所生活的时代和我们现在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南涧秋的反问又把南槐瑾问的无话可说。
“槐瑾,你不要不相信老古话说的,我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长,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要多是一句废话。这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怎么叫见多识广。”南涧秋理直气壮地说。
南槐瑾也不知道自己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了:“你也就这个例子,还有很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你不知道。”
“我给你说,对洁洁,我们这个家庭是愿意接纳的,但她父亲的条件,我们是不接受的。她要和你结婚,只有嫁过来,而不是你去上门。这个问题你也不要想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我不管,我是要和喻洁结婚的。”
“你可以和她结婚,我们也不反对你和她结婚,但你必须是做通她父母的工作,让她嫁过来。甚至将来她的父母都可以跟你们生活。但不是你倒插门和他们生活。”
“这有什么区别吗?”南槐瑾反问南涧秋。
南涧秋说:“区别大着呢。”
“我不和你说啦,我和妈去说。”南槐瑾想寻求母亲支持,因为他知道母亲对喻洁这个儿媳妇特别中意。
“你妈的观点和我的是一致的。”南涧秋说。
南槐瑾总觉得白芙蕖对儿女们是理解的。
“槐瑾,你们刚才这一折我都看见了。”白芙蕖说。
南槐瑾看见白芙蕖就在屋子里坐着,也不知是才来,还是来了一会儿了。
“妈,你最理解我们了。”南槐瑾想用高帽子把母亲箍住。
“槐瑾,这和理解无关,你的爸爸说的是对的。你要倒插门,我也不同意。”白芙蕖很冷静。
“为什么?”
南槐瑾不知道,倒插门还有一些习俗:
在雎县“倒插门”又称为“入赘”,是婚姻结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男方加入女方的家庭,或者是“女娶男”。广义上来说,只要男女是以这种方式结婚的,都可以称为倒插门。狭义上的倒插门现在已经不多见,它有着一套严格的习俗和规则。包括女方提供住房和吃穿待遇、男方照顾女方的父母、孩子要随女方姓等,也有一些地区是男方在家搭理洗衣、做饭等家务,有的还要求男方必须改随妻姓,按旧礼,男子入赘女家要上写,祖宗无德,流落他乡,小子无能,情愿更名改姓,入赘女家……想想这文书就辱没祖宗。男子入赘后要随女家姓氏,不能回家奉养父母,只能给女方父母养老送终,后代子孙也要随女方姓氏,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有子女,但不是和自己同姓,自己的姓氏在手里断了延续。还有入赘者地位低下,受他人歧视,倒插门就是对入赘者的蔑称。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一般男家要优于女家。如果男方条件差一些,就有可能入赘。男方的父母有子女入赘都会抬不起头。这也是面子,尊严的问题。
“你认真想想就会明白的。反正我们不会同意你倒插门的!”南槐瑾感到绝望,无助,就大喊一声:。-- by:dad856|65025|16701311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8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8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557,入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刚强与散淡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