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还有这么讲究。其实我们用一个大搪瓷缸子泡一大缸子茶。干活后一顿狂饮,不亦快哉。”曾令伟说。
“你还别说,对于怎样喝茶,妙玉也有高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当然,我们劳动人民喝茶就是解渴。像妙玉那样喝茶,只有那些有闲的阶级才会有的。”南槐瑾说的意思还是维护了曾令伟的观点。
“我也看了一些古书,在三言二拍里好像有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就有关于泡茶的水的讲究。”喻会计说。
“说来巧了,我正好才买了《三言》足本的们来看看么写的。”南槐瑾说完就在自己的一堆书里翻找,找出一厚本有硬纸板做封面的到中间,快速的查找。
“有了,在这,我读了你们两人听,荆公对苏东坡说:‘老夫幼年寒窗灯下日久,染成陈疾。今觅得一偏方,须用中峡巫峡之水服之。’随请托其相捎。
“东坡回来时,正好从三峡经过。哪曾想东坡太专心于赏景吟诗了,及至忽然想起时,所乘船只早已过了中峡,而入下峡归峡了。正发愁之际,属下劝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上峡流入中峡,中峡流入下峡。本是一江水,咋分好和歹?’东坡思之再三,无奈之下随取下峡之水而归,意欲蒙混过关。
“荆公略试,直言道,‘又欺老夫!此乃下峡之水,怎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请教如何辨之。荆公细言道,‘三峡之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过急,下峡又太缓,中峡则缓急居中。太医院医官乃举世名医,知老夫之变症居于中脘,故宜用中峡之水作引。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起,故知是下峡水也。’东坡至此对老师荆公佩服之至。”
南槐瑾读完令伟说:“和王安石这些人相比,我们简直是俗不可耐了。我喝的水,只要不是变质了的水,都是一个样的。那里还喝得出一条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
“这些都是,不可足信。但有人会品尝,把茶的等级,什么茶喝出来。这我也是见过的。”南槐瑾说。
“我们两个老农民和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在这谈论品茶这极其尖端的学问,我怕到时候有人会笑话我们两个呢。”喻会计自嘲地说。
“喻会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古人在雨夜,雪夜里和两三个好友在一起品茶聊天,往往成为一段佳话呢。等我几时有闲了,把我们今天三个人聊天的故事写出来,也许也和红楼梦一样让后人知道我们三个人呢。”南槐瑾戏谑地说。
“那好,你过会儿不要像妙玉一样把我喝过的茶杯送我就行。你送我,我就要。”喻会计也顺势开玩笑说。
“我还把你当兄弟,怎么会做这样伤感情的事呢。要送就送新的给你。”南槐瑾说
南槐瑾见水开了,就把茶叶放在一个白瓷茶壶里,洗了三个玻璃杯子。然后把茶倒在一个杯子里再冲进茶壶。冲了了三次后才把茶一人倒了一杯。
三人喝着热茶。看着这茶汤色碧绿,南槐瑾说:“两位老兄,说说这是什么茶?”
“绝对不是我们杨柳大队出的茶,我们这里的茶是黄茶系列,茶的汤色金黄。这茶汤色碧绿,应该是绿茶。”曾令伟说,“而且这茶不像我们黄茶茶味浓郁,而是清冽。是西湖龙井吧?!”
“怎么我们刚才还在怀疑古人,你看,现在就有人把茶分出来了嘛。”南槐瑾拍了下曾令伟的马屁,三人大笑。
正在这时钱会成来了,南槐瑾就又洗了一个杯子给钱会成倒了一杯茶。
“三位领导,我是来跟你们领导汇报一个事情的,今晚请三位领导到我家喝点小酒。”钱会成说。
南槐瑾和曾令伟对了一下眼神,南槐瑾就说:“好呀,我反正没有地方吃饭。我答应了。”
“我也去。”曾令伟说。
“不行,你们两人不能去。”喻会计说。
“怎么不能去了,我家又不是龙潭虎穴,我也说过好多回想请你们几个人到家坐坐的。我民转公搞好了还没有感谢各位呢。”钱会成很认真的说。
“不是,我们三人晚上有安排。”喻会计连忙说。
“曾队长和南校长都答应了,你怎么还说有安排,瞧不来我们小户人家?!”钱会成佯装生气地说。
“反正今天不行,明天吧。再说你要帮你老表快点把维修搞好。”喻会计找理由说。
“我说老喻,我们两个人的家都在杨柳大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8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8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541,品茶就是品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刚强与散淡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