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眯起双目,沉吟良久:“新郑,开海禁事,老夫不反对,若新郑坚持,不妨试试看吧!”
高拱感激地抱拳致谢,又道:“元翁,有句话,说出来可能是死罪,但既为辅臣,也不能不说。历来君王事,都要有所准备,按例,内阁要秘密起草遗诏,如在遗诏里把开海禁之事写进去,此事可成。”
徐阶露出惊恐的神情,摆手道:“喔!新郑,说不得。今上不比列祖列宗,今上是相信长生不老的,内阁岂敢预为拟遗诏?若走漏风声,吾辈死无葬身之地矣!”
“怎么可能走漏风声?”高拱争辩说,“身为阁臣,这个规矩都不守,那还配做阁臣吗?!”
“新郑,此话题到此为止!”徐阶说着,起身告辞,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新郑,近日东厂密奏,言许多妖寇潜入京城,皇上已密令锦衣卫并京营官军秘密搜捕,已搜捕多日,却一无所获,敝宅已雇武键士备非常,新郑也要多加小心。”
高拱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徐阶一走,他即吩咐书办:“明日我到文渊阁轮直,让礼部司务李贽去见我。”
徐阶回到直庐,召书办姚旷到内室,吩咐说:“你去翰林院,知会张叔大,今日入亥时到直庐来见。”
天寒地冻的时节,深更半夜来见,好像偷偷摸摸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姚旷以为听错了,问:“亥时?”
“亥时!”徐阶重复说,又叮嘱道,“不许走漏风声!”
作者维衡说:提醒大家,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件物,称呼不同。比如,太监对公文,叫文书;外臣则一般不这么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77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77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五章 徐阶的两副面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维衡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