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逮赋者,满清皇帝相当严厉。但在本朝,在大明,逮赋者却可以盛行无忌,崇祯愁的一头白发,年年下圣旨,却也没有能改变这种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够狠。
第二招够狠吧,但还有第三招。
“第三,家有田产而逮赋者,十年内,家族中人不得参与科举。”朱慈烺缓缓说出第三招。
轰!
这一下骚动更大,百官们嗡嗡议论,连朝堂规矩都不顾了。
这一招太狠了,在大明朝,参加科举是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得中举人进士之后,家族不但都有荣焉,而且还能享受到巨大的利益,举人进士名下的田亩全部免税,整个家族都可以将田亩放到举人进士的名下,如此,一人得中,全家都免税。
所以朱慈烺才要出此大招,一人中举,家人沾光,一人逮赋,当然也应该全家遭殃,如此,才会对逮赋者形成震慑。
大明的赋税非常低,照后世计算,农业税只有百分之八,算上辽饷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比起宋元,尤其是满清,足足低了一个档次。
如此低的赋税,除非天灾,否则万万没有逮赋的道理。
满朝哗然的同时,龙座上的崇祯脸色发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755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75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一章 追逮三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韭菜东南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