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十六章 再失重臣(2/2)

文/康保裔
混在五代当皇帝 | 本章字数:1130  | 混在五代当皇帝txt下载 | 混在五代当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乱世英雄特战狂狼北朝汉月我当佣兵那些年清末文抄公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京门风月内异世之女神之路文体时代风流太监郎霸行三国窃民
的尽职尽责,虽然即使没有郭炜的提名安排他也可以让吏部根据铨叙决定调任升迁的人选,但是先看一看皇帝的意思总是不会错的。

好在郭炜早先对这些人事已经做过足够的调查和考虑了,即使在仓促之间又多了范质病故这个变化,倒也没有让郭炜太措手不及。

“成都府、朗州和昇州的三处官缺,吏部自可根据铨叙迁补,朕前一次准备安排翰林学士承旨卢多逊和兵部职方员外郎吕端出知地方,吏部将此二人纳入一体考虑便是。至于还有一处缺员么……岭南之战进展还算顺利,朕确信全面获胜已经为时不远了,届时两路随军转运使交卸了行营转运之任,还要lùn_gōng升赏,自然也可以纳入各处知州的一体安排。”

对于辛仲甫和宋琪这两个人,郭炜还是觉得他们在目前更适合到地方上去工作。这两人之前都只担任过幕府随员,很缺乏地方主官的履历,就这样直接调入了朝中只能作为一种过渡,还是得等到他们在州郡处理政务的水平能力尽显,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政务经验之后,才是他们进入中枢担任更重要职权的时候。

见张昭张嘴又要提问,郭炜马上接着说了下去:“诚然岭南之战尚未结束,两路随军转运使仍然无法交卸行营转运之任履新,不过各地州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些州郡却也未必是须臾离不得知州的,有地方属吏处理政务,知州稍晚几个月任命应该也无大碍。吏部在考虑各地知州迁转的时候,定好昇州、成都府、朗州和广州的缺员,再将卢多逊、吕端、辛仲甫和宋琪四人纳入统一调配之中就可以了。”

对于张昭想要说什么,郭炜当然是心中有数的,岭南之战的胜利再怎么有保证,也不可能让朝中这边在尚未尘埃落定的时候就安排官员过去,也不可能现在就把正在担负转运重任的辛仲甫和宋琪调走。不过各地州郡显然不会都像成都府、昇州、朗州那么重要,有些地方几个月没有知州也尽可以过得下去,所以郭炜相信吏部是可以安排好这种时间差的。

…………

显德十四年的十二月初五,郭炜下诏,任命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著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枢密副使李崇矩为枢密使,宣徽南院使、度支部尚书王赞为枢密副使,左监门卫上将军、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张崇训为宣徽南院使、度支部尚书。

另外,即日分遣使者急赴成都府、朗州和昇州,召吏部侍郎、知成都府吕胤和兵部侍郎、知朗州薛居正以及知昇州兼水陆计度转运事赵玭入朝,吕胤将升任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薛居正升任工部尚书,赵玭升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判三司。

同时,翰林学士承旨卢多逊和兵部职方员外郎吕端及左拾遗、知制诰李穆出知地方,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扈蒙任翰林学士承旨,右补阙、知棣州窦偁入朝任兵部职方员外郎。

而在吏部的详细任命中,知梓州冯瓒转知成都府,卢多逊知昇州兼水陆计度转运事,吕端知朗州,李穆知梓州。

。.。

更多到,地址


状态提示: 第十六章 再失重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六章 再失重臣(2/2) 返回《混在五代当皇帝》目录下一章:第十七章 岭南战果(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