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还是当仁不让地第一个发言:“枢密使一职就由枢密副使李崇矩接任即可,他在枢密院已经任职多年,娴于吏事,明于军机,担任枢密副使也有些年头,往日辅佐已故的王侍中也是尽心竭力并无差错,由他来接任很是恰当。至于枢密副使一职,可以从军咨部、度支部择一尚书而任之。”
郭炜转头看了范质一眼,倒不是因为他的提名有什么特别,事实上范质的这个提名非常中规中矩,只要不是搞什么破格提拔的话,差不多就会是这样,而且李崇矩也的确是比较熟悉胜任枢密院的工作,又是向来和郭炜亲近的,接任枢密使真的是很合适。
不过郭炜感觉范质今天说话没有什么中气似的,好像王朴和窦仪的丧事对他的影响不小,在这个冬至之后的寒冷天气里,如此萎靡不振的声音真不像是那个睥睨同侪的首相了。
结果郭炜这一眼看过去果然,范质的面容显得比前几天苍老憔悴了许多,看样子王朴和窦仪两个人的去世怎么给他造成了打击?是了,范质好像比那两个人还大了四五岁的样子,今年虚岁都五十八了吧,看到两个同辈几乎在一天之内走了,心里面总是会生出许多莫名其妙的感触来,对健康肯定是不利的。记得以前的长辈就曾经说过,老人尽量不要去参加追悼会,因为追悼会上的气氛很影响心理健康,年轻人还无所谓,老人是去一次老一次。
“那么工部尚书由谁来接替呢?”
见范质漏掉了工部尚书的空缺人选,郭炜连忙追问了一句。
“吏部侍郎、知成都府吕胤可以接任,蜀地已经平定多年,如今民生安定盗贼绝迹,蜀地转运支持征伐江南和岭南的职司也不甚重,吕胤可以离开成都府回朝了。”
范质的这个提名同样是中规中矩,吏部侍郎升工部尚书虽然有些超迁,却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吕胤也算是郭炜的潜邸故人了,当初他在皇子时期做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的时候,吕胤就是被调过去给他当掌书记的。
“嗯……”没有想到范质的提名倒是和郭炜自己考虑的竟然一模一样,这反而让郭炜有些迟疑,“其他人怎么看?”
想了想,郭炜还是决定多听一听大臣们的意见,不要那么早做决定。
“范司徒所言甚是,枢密副使李崇矩和吏部侍郎、知成都府吕胤当可称职。”
王溥还是一如既往的少有独立主张。
“嗯,枢密副使李崇矩升任枢密使合情合理,至于工部尚书的人选,吕胤和兵部侍郎、知朗州薛居正都可以,端看陛下抉择。”
王著倒是多给郭炜提供了一个人选。
“此事臣合当回避,既然已经在场,也实在是不便说话。”
同样来到滋德殿参加大臣议事的李崇矩看到皇帝望向了他,连忙躬身逊谢道。
郭炜点了点头,这倒也是,没有说对自己的任职资格进行表态的,不过眼下一共才只有三个人选啊……其中枢密使一职几乎就是众望所归的,而工部尚书也只有两个人竞争,没意思啊……
。.。
更多到,地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40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40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四章 两府补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康保裔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