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分别为扫深殿、拂象床、换香枕、铺绣被、挂彩帐、理被褥、展瑶席、剔银灯、燃香炉、奏鸣筝。
不难看出,这是她精心构思,追求新鲜刺激,并加以渲染而布置出的一个豪奢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可谓用心良苦。
情致缠绵的回心院词经首席宫廷乐师赵惟一谱曲,演出时又由赵惟一吹笛、萧观音弹琵琶,于灯火通明的大帐中演出,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包括耶律洪基在内的君臣们阵阵掌声。
萧绰与萧观音尽管年龄相差近百,但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对汉文化的倾心。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萧绰知人善任,重用汉官,特别是拜汉人、幼年时的情人韩德让戏剧中的韩延寿为大丞相,他们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都不避忌。
萧绰在韩德让帮助下,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奖励农耕、治理冤狱、解放奴隶、重组部族,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
辽国原来法律规定契丹人致汉人死,只须赔偿牛马;汉人致契丹人死,不但本人抵命,亲属还要沦为奴婢。
萧绰则根据汉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律条,规定只要是辽国子民,地位一律平等;奴婢犯了过失,主人不可擅杀。
更为重要的是,她还于统和六年公元988年在辽国实行科举制度,为平民能够发挥才干、跻身上层社会开辟了一条通道。
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不犯法,以至于“统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狱空闻”。
萧观音当然不可能有萧绰的政绩,但她们对汉文化的醉心上是完全一致的。
萧观音对汉人的诗、词、曲太稔熟了,她的作品,放在同时代的汉人大师级诗人中,一点儿都不逊色。
包括她的死,也是因了这可爱可恨的汉文化
因为上面说了萧观音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生于辽重熙九年1040,因其品行端正,性格宽容,仁慈淑谨,行善积德,国人常以观音名之,故小字观音。
有趣的是,在王鼎的焚椒录中将萧观音的小名记为观音努。
总之,萧观音出身名门望族,是辽圣宗钦哀皇后的弟弟,时任北面官南院枢密使萧孝惠之女。
辽史中记载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反正在萧氏一族中,为才貌双全之首。
而辽朝大安五年1089前观书殿学士王鼎,在被流放期间,曾撰写了一部焚椒录,其中详述了萧观音的出身和含冤惨死的经过,可补充辽史中的许多不足。
例如王鼎的焚椒录就记述了萧观音出生前其母耶律氏梦月坠怀的故事。
“已复东升,光辉照烂,不可仰视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食,惊寤而后生,时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
“母以语惠,惠日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且五日生女,古人所忌,命已定矣,将复奈何”
也就是萧观音的母亲耶律氏梦月坠怀,光辉灿烂,在月亮渐升中天之时,忽然被天狗所食,萧观音在惊寤中降生,时当重熙九年五月。
其父萧孝惠得知梦月坠怀的故事后说“此女虽有大贵却不能保持终生,况且是五月生女,为古人所忌。”
焚椒录云“萧观音幼能诵诗,并旁及经子及长姿容端丽,为萧氏称首”。
到了重熙二十二年1053,耶律洪基被进封为燕赵国王慕萧观音贤淑,遂聘纳13岁的萧观音为妃。
由于萧观音婉顺,善承上意,复能歌诗,而且能弹筝,并且琵琶尤为当时国人第一,于是得到了耶律洪基的百般爱幸,遂倾倒后官佳丽。
到清宁元年1055耶律洪基登上大位后,把萧观音册封为皇后。
此时,萧观音刚满15周岁,焚椒录记载懿德皇后被册封为皇后时,皇后刚刚出阁升座,扇开卷帘,忽然有一段白练自空中飘到褥位面前,其上写有“三十六”三个汉字。
懿德皇后急忙问“此为何物”,左右回答到“此天书也,上天命可敦皇后领三十六宫之意。”
懿德皇后大喜,此时,宫中盛传契丹谚语日“孤稳压帕女古靴,菩萨唤作耨干么。”
有趣的是这句契丹谚语使用汉语进行了标音而没有表意盖言以玉饰首,以金饰足,以观音作皇后也。
再到后来清宁二年1056八月,皇上到秋山打猎,皇后率妃嫔从行至伏虎林。
皇上命皇后赋诗,皇后直接应声道“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都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皇上听了自然特别高兴,对随从的大臣们说“皇后可谓女中才子。”
到次日皇上亲自御弓矢射猎,有猛虎突然从林中蹿出来,上日“朕射得此虎,可谓不愧后诗一发而殪,群臣皆呼万岁。是岁十一月,群臣上皇帝尊号日天事皇帝,后日懿德皇后。
清宁三年1057秋,皇上作君臣同志华夏同风诗,后应制属和日“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鹿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
清宁四年1058,皇后生皇子溶,皇太叔重元妃人贺,每顾影自矜,流目送媚。
后语之日“贵家妇宜以庄临下,何必如此”
妃衔之,归骂重元日“汝是圣宗儿,岂虎斯不若。使教坊奴得以可敦加吾。汝若有功,当除此帐,笞挞此婢。”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5399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5399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中豪杰千古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参见大总管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