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姑奶奶- (上)(3/3)

文/闹腾自己
姑奶奶 | 本章字数:1670  | 姑奶奶txt下载 | 姑奶奶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乱世英雄北朝汉月特战狂狼文体时代清末文抄公霸行三国乱世国宝京门风月内乱世摄政王红色虚拟战线三国武将战秦末
嫁妆。。。这些穗儿都没有参与,只安心的做了几件绣花的活儿,算是自己给自己备的嫁妆。

日子一混就到了近中秋。太爷爷看着太奶奶张罗穗儿的陪嫁衣裳,心里很不是滋味,宝贝闺女要出嫁了,当爹的不能多说啥,心里却舍不得;再者自己穷得拿不出啥好东西陪嫁给闺女,觉得愧对这么好的女儿。说到陪嫁,这样的穷家也真拿不出什么,好在杨家不挑拣,只说娘家随着点儿东西不太难看就行了。太爷爷自己上山砍的木头亲手做了一对儿没有雕花盛衣服用的白茬儿箱子给穗儿带着,算是当爹的竭尽所能的心意了。

后来这对儿箱子在吃不上饭的时候,穗儿拿去换了几斤玉米养活孩子,竟撑了几天,在眼看要被饿死的时候算是救了命,这些都是后话了。

想来想去能给穗儿带着的东西都备下了,正日子也就在眼前了,杨家又遣媒人给送来一对儿金坠子,一副金镯子,说是算娘家出的陪嫁,好看。太爷爷太奶奶感激不尽,觉得婆家想得周全也是真心的对穗儿好,将来日子不能差了,越发的替闺女高兴。

一切准备停当,就等着上花轿的那天了。

五  中秋节成婚

八月十五正日子,一早穗儿就开始梳头上妆,穿衣装饰,在屋子里等着杨家来接。眼见日头要高到头顶了,院子里亲戚邻居来道喜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寒暄笑语不绝于耳,大家都想看看今天的穗儿有多漂亮,可也都知道外人怕是看不到新娘子的脸的。三个儿子也帮着太爷爷招呼邻里乡亲,又忙着装车打行李,太奶奶却心里开始发空,时不常的发呆走神儿。进屋看看妆扮好了的闺女,太奶奶忍不住掉泪,穗儿也跟着难受。

“一会儿你两个兄弟跟着你送亲,小崽儿就不让他去了,再跑丢了。。。”太奶奶说着就擦下眼角,“你到了人家要听婆婆的话,手脚勤快点儿,不懂的就问你婆婆,别让人觉得咱家不懂教闺女规矩。。。”太奶奶把这些话又唠叨起来,可是说几句又说不下去,越发的流泪,“好好过日子,以后爹妈不在跟前儿,自己照顾好自己,别生病。。。来年要能生个孩子,日子就更安心了。。。”太奶奶再也忍不住,终于捂着脸哭起来了。

穗儿拘着自己穿戴整齐,勉强扭过身子轻轻拍着太奶奶的背,“娘说的我都记着了,我会把日子过好的,爹娘就放心吧。。。”怕被外面的人听到笑话,穗儿哭都不敢大声儿,安抚了一阵,娘儿俩终于平静下来。

这时远远的就听见唢呐响器吹吹打打的来了,太奶奶慌忙看了看穗儿的妆面衣裳,确认没有什么不妥了,才把红盖头盖在了闺女头上,然后急急地出了屋准备迎接跟着接亲的人一道来的媒人。

头一天媒人会来家一趟再嘱咐嘱咐,按理应该是把嫁妆先抬到婆家去,可韩家准备的嫁妆实在也不多,就结婚当天跟着送亲过去还好看些,所以媒人这一来其实也只是来收个酬媒礼,然后成亲当天跟着婆家一起来接亲,说说吉祥话儿,帮着执事参参礼儿,别失了哪个应有的讲究儿,从婆家那边再收一份礼,这媒人的差事才算是办完。

眼见媒人领着人进了院子,太爷爷太奶奶忙着招呼应对:给接亲的人都派喜钱,尤其给抬轿的轿夫多打赏,为得是不教闺女在路上遭罪;在院子当中亮轿子;全乎儿人儿给唱喜歌儿。。。这热闹又喜庆又忙叨,两位老家儿就顾不上屋里的新娘子了。

十岁的爷爷这时候却溜进了屋儿,悄悄儿地拉住了姐姐的手,“姐你要嫁人了,娘不让我去送你,可是我舍不得你。。。”穗儿的眼泪在盖头下止不住的掉,“毛豆,等你长大了来看姐好不好?”穗儿和这小弟弟也是依依不舍,她心里明白,等下出了这个屋门,怕就很难再见到爹娘兄弟们了。

婚礼在娘家这边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的环节,接亲来的是杨家一位叔叔,和太爷爷认了亲,再把要带走的行李物件儿过好数儿,押着车马,抬上新娘子就可以回程了。

穗儿被媒人和太奶奶搀扶着出了屋,一身大红,云肩上是一对对儿的鸳鸯戏水,衣襟儿边儿是朵朵云头纹,裙子上是喜鹊登枝,裙边袖口是万字不到头儿,虽说不是满身都绣着花儿,但这身儿看起来却是喜气又不俗,盖头四角是红穗子,头顶是大团的凤穿牡丹,这些都是穗儿自己的好手艺。

院子里看热闹的人虽然看不到新娘子的脸,却对这身嫁衣评价颇高,男人们都夸漂亮,女人们都说绣的花样子好。在人们啧啧赞赏之声中,伴着锣鼓唢呐,穗儿就这样上了花轿,也算是给爹娘长了脸,嫁得风光的很。

(待续。。。)


状态提示: (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返回《姑奶奶》目录下一章:(下)(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