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后,我离职去了另一家公司,人生中第一次拿到了跳槽费,当一叠钱拿在手里时,百感交集,各种滋味在心里,有心酸,有苦楚,有高兴,也有满足。我开始自己带团队,带着几个人去做业务,也不再是单枪匹马的做事情,更多的是教会员工和监督好他们,整个人也就轻松了许多,和朋友一起在市区租了一个房子,租金一个月两千二,除了每天的工作之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会在平时自己做一些饭菜,会出去游玩一些城市的景点,也会到周边的一些城市旅游,看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之前来过上海几次,都是办理出国的面签和提供材料,以及从浦东机场坐国际的航班,总是行程匆匆对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好感,在工作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压力,稍微不努力,就很难的在这里生存下去,这座城市很美好,也很残酷,每天从地铁站穿行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拥挤的人群和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个城市打拼,我也从来不敢怠慢下来,在每次坐地铁站里的电动扶梯上行时,总是不满足的站在上面,还会主动的从一旁越过站立的人向上走,这个城市总是匆忙的,匆忙的人流,匆忙的地铁,匆忙的快餐,唯一不想被这个城市淘汰的,就是比快还要快,比别人更快,机会才会给有准备的人。后来我一直保持着这个小小的习惯,无论是在地铁站里,还是在商场,车站等公共环境里,只有走电动扶梯时,总是在它机械的上行时,自己也会主动的往上走,我想这样,总会快一点,时间也就节省了一点,可以去做更多的其他的事情。我感谢上海这座城市,让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我带着一个失败的心来到这里,用拼搏又创出了另一番天地,在这里是公平的,付出了多少,就会回报多少,我找到了久违的充实感,也重新的拾起了信心,对于学业的完全放下,对于事业的滋滋追求,忙绿代替了很多的幻想,带来了更多的实在和踏实,在某些时候,在热闹的城市夜晚里,我还是有些孤独的,还是会想起她,想起那些过往,发过一些消息过去,又后悔的痛骂自己不能撤回,拨打了号码在还没接通前又挂掉,以前我什么都没有,总觉得照顾不了你,你说分开,我想这样也许对你也是好的,现在我什么都有了,可你还是没有回来,还是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着生活。
上海没什么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多点,可以体会东西文化交汇,小资情调。从人民广场沿着南京路一直笔直的往前走刚好到达外滩,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街道的两边商铺众多,多为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若是能在夜晚的时分步行南京路,当所有的灯光都打开时,仿佛又回到了九十年代的老上海夜上海中。和黄浦江相邻的外滩街道上,伫立了许多民国时候的建筑群,大多都是巴洛特风格,看上去霸气又雄伟,到现在大多成了银行或者高档餐厅,在看到第一任市长陈毅大将的雕像后,登上阶梯走到黄浦江上,上海最美的夜景就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九十年代初,隔江相望的浦东还是一片的农田,在政府规划成浦东新区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楼最密集的商圈,最发达的地段,站在外滩上看着对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排排的高楼大厦,到了夜晚,配上灯光,在黄浦江面的倒影下,每一个画面都会是摄影爱好者镜头下最炫彩的定格,最左边的东方明珠塔是上海标志性的建筑,从下到上逐渐变小最顶端只剩下一个塔尖,往右边是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三座高楼,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高楼林立,让人眼花缭乱,数都数不过来,在陆家嘴的高楼下,黄浦江上不时的有游轮划过,一声汽笛声,伴随着江风的凉爽,在外滩前停步瞭望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一年的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警察和武警才能维持好治安,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外滩往前走,可以看到上海英雄纪念塔,和外白渡桥横立在苏州河上,往另外的方向走,刚好可以直达城隍庙和豫园,能在哪里品尝一些上海的特色的小吃,上海特有的本帮菜对于很多人是吃不习惯的,结合西方饮食的特点,口味偏甜,以中国饮食对辣的偏好,本帮菜并不受很多人的欢迎和喜爱,不过这并不减少在当地人欢迎和良好口碑,上海的小笼包尤为出名,皮包汁多,新鲜可口,又以蟹黄包最为特色,每年到螃蟹的最佳时节,除去螃蟹壳里的蟹黄,配以汁肉蒸出来很好的保留了蟹的味道,汁水更入味,上海西餐厅和外国餐厅众多,在这里都能感受到西餐的文化和精致,还有一些特色的餐厅,进去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但带来味觉的享受,也会给视觉听觉等感官带来强烈的舒适感,既注重饮食,又注重饮食的细节和环境,两者结合在一起效果更加,吃饭就是一种享受。
如果你要看上海的过去,那就去静安区和黄埔区的以前各国的租界里,如果你要看上海的未来,那就去浦东新区看陆家嘴的高楼林立,和在外滩前看到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797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797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第 3 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逍遥1718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