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杜长风不会爽约吧?
难道真要她抛头『露』面,到他那间印书社去寻他不成?
远远地,从湖边小径走来一个人,看衣冠体型应该是个年轻男子,白衣翩翩,倒像是个读书人。
杜长风?
轩如欣喜地站了起来,连忙从怀中掏出了那方手绢,攥在手里……
不是杜长风,他身材瘦削,此人似乎身形更加强壮一些。
等到轩如看清了他的面目,吓得大惊失『色』。
此人原来是伍九龄!
他怎么会在这儿?!
杜长风呢?!
“郡主,杜兄今日有事不能前来,他让我来知会你一声。”伍九龄倒是谦谦有礼,又说道:“他还让我带你到一个方便说话的地方去。”
“你胡说,杜长风自己有家人,如果不能来的话,他自然会派家人前来,关你何事?!”轩如一听便知道伍九龄在撒谎,但是他是怎么知道她和杜长风的约定。
这相思亭这么隐蔽的地方,不是随便什么过路的人都能发现的。
轩如紧张地看着湖岸上,都怪她疑心重,让瑞英和两个府卫把马车停得远远的,如今隐约可以看见马车的车轮,只待她呼喊一声,他们便会下来救她了。
“郡主莫急,你跟我一起来便知道了……”
伍九龄趁她东张西望的时候,迅速靠近了她的身边,一把捂住了她的嘴,轩如挣扎了一下,一只明晃晃的匕首已经抵上了她的咽喉。
“唔……”她不知道这个伍九龄到底要干什么,但是肯定是对她不利的事情。
“不要叫喊,我不会伤害你的,我疼爱你还来不及呢……”伍九龄用手背在轩如细嫩的脸上磳了一下,果然如他所想象的一样水润光滑。
这触感让未经人事的轩如感到一阵恶心,她又挣扎了一下,随即从湖边的树林里出来两个蒙面大汗,其中一个拿着黑布口袋蒙住了轩如的头,另一个用绳子捆住了她的手脚。
他们抬着轩如,进入了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然后消失在树林里了。
约莫一炷香之后,神『色』匆忙的杜长风才骑着马找到相思亭,见亭中空无一人,小径旁的泥地上,还有许多男人的脚印。
“郡主!郡主!朱轩如!”杜长风呼喊了几声,都没有见着轩如,却引来了瑞英和两个府卫。
瑞英见湖边只有杜长风一人,而郡主没了踪影,也慌了神。
“都怪我,今天出门前,店里不知怎么来了一个寻事的泼皮客,非说我们印的书有问题,我便与他周旋了许久,打发了他才来到这里,没想到赶来时,郡主却失踪了!”杜长风悔恨不已,这么大的一个湖岸,要到哪里去寻找郡主。
“郡主!郡主!”瑞英知道郡主胆子小,一个人不敢轻易『乱』跑,除非是……
她看到湖边的树林边挂着一条白『色』的手绢,拿过来一看,竟然是一条男人的手绢。
“这是我的手绢,怎么会在这里?!”杜长风看见了手绢上绣着的那个“杜”字,拿起来一闻,还有脂粉味。
“这是放河灯那晚你递给郡主的那条,我亲手洗干净晾干了的!”瑞英也闻了闻,说道:“这是郡主身上的水仙花『露』的味道,王府里的主子都是用这个花『露』,没错!这是从郡主身上掉下来的……”
但是郡主呢?!
杜长风扒开树丛,发现了一条满是脚印的小路。
昨日才下过雨,所以地上是湿的,而这些脚印是新鲜的。
郡主是被什么人给掳走了!
这是他们最不想面对的一种可能,但是事到如今,只有面对现实了!
杜长风骑上了马,对瑞英说道:“我先去追,你们赶紧去找人来!”
说完便策马消失在小路的另一边。
瑞英和两个府卫面面相觑,慌不择路地爬上了湖岸,赶着马车找人去了。
可是这里离京师几十里路,要到哪里去找人呢?
报官的话也要走好几里地,左思右想,瑞英决定到不远处的定慧寺去碰碰运气。
且说柳承志和如意在轩如出发后一个时辰,也坐上马车出了门。
启琛太小,怕他受了风寒,便留了他和『奶』娘在王府。
柳承志高兴地亲自赶了车,一马车上装着如意、启瑞、小环和那个叫王奎的小太监,又带了两个骑马的府卫,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游了。
如意先是到定慧寺里走了一遭,并没有发现轩如他们,启瑞又一直闹着要去湖边放小船,于是他们又来到了湖边。
王奎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两只做好的小帆船,小心地走到湖边,对启瑞说道:“启瑞少爷,奴才这就放了哦!”
“快放!快放!”启瑞想要上前去『摸』一『摸』,却被柳承志拉住了。
秋天水凉,这个小子要是真的跳进湖里玩水,非着凉不可,到时候又是他这个『奶』爸照看不周到的罪过了。
定慧寺在雁栖湖的西面,而湖上的风是从南边吹过来的,这小船便在湖边打转,一直走不远,王奎急的拿起小船调试了好久,终于借着风势,小船向着湖的南边游走了。
启瑞高兴地拍手叫好。
“玩一会儿就回去了啊,切勿着凉。”如意也难得放松一下,不过还是不停嘱咐小环看紧启瑞,不许他玩水。
柳承志见此时游人都集中在定慧寺和附近的几座山上,在湖边游玩的人有比较少,便在这秋日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650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650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三章 绑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文敏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