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颖也将『药』理讲师杨有林介绍给了他们。,人坐定后,周澈开始说话了。
“我们这次到西藏与当地一些民间医生接触后,对藏『药』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经过市场调研部做的调查数据,我决定开办一家制『药』厂,专门从事藏『药』材的研发。几位专家,你多年的工作经验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待遇和要求我想孙总都与你们说了,如果你们觉得满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
干脆、爽直,给了人不少好印象。
三位『药』师也很爽快的签下了合同,答应一周之内与原单位办好交接,立即过来。
回到办公室后,康玉颖翻了翻合同,看到里面的条款偏向于不惜本钱挖人,对他的草率有些不满。“藏『药』与一般的中『药』不一样,又没有确定他们的实际能力,怕是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她又哪里知道,那三位中,有一位是周澈的师傅尧派来帮他的,在周澈眼里,那合同上的年薪还没有那人一个月的收入高。
主要人员确定了,就该是『药』厂的选址注册了。康玉颖把她的方案拿出来,立即被周澈否定了。
这次,她没有半点儿异意,还非常乐意接受他的想法。确实,周澈的方法比她的好多了,省时省事还省钱。
周澈讨好的向康玉颖邀功:“玉康,这是你上次骂我在人员工资上的没把钱当钱后,我深刻反省出来的结果,我用从『药』厂筹建上省下的钱来弥补。我知错就改了,你是不是得给我点儿奖励啊?”
原来,他担心新址新建会耽误太多时间,而『药』厂表面是幌子,就必须从正规渠道去办理批文、手续什么的,那会相当繁琐。等弄下时来,也许别人就捷足先登了。所以,他决定在当地收购一家经管不善快要倒闭的『药』厂,然后对设备进行改革。边扩建边生产。
方案一确定,工作立即展开。
经对当地较熟悉的杨有林介绍和周澈在当地了解的情况来看,只有三两家规模小、又面临倒闭的『药』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491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49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83章 怀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胡子奕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