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鲁肃不禁抬眼向孙权望去,孙权也恰好看了过来。四目相对,二人都不由为彼此眼中相同的忧虑暗叹口气。
“兄长,你有何看法?”
孙策爽朗笑道:“出谋划策的事问你的大都督去。策只管听你将令就是。”
孙权眼间滑过一丝无奈,又看向从方才起一直没有开口的周瑜:“
公瑾,依你之见,我军下一步当如何?”
“主公,子敬方才所言确是其理,但依瑜之见,想破曹军,并不难。”
“公瑾这是已有妙计?”
周瑜抿了口茶,这才气定神闲道:“正是。但瑜请主公暂不要问瑜是何计谋。”
听到周瑜的话,孙权就着之前孙策的话,与他玩笑道:“兄长,你看,孤的大都督这都开始和孤打哑迷了。”说完,这才正经起神色,“这夏口所有军队继续皆由公瑾统领。公瑾,孤不问你,但孤信你,这一仗,你一定会为江东赢下来!”
在孙权认真而又含着几分晦涩的目光中,周瑜缓缓起身,走到众人中央,低身长拜:
“瑜谢主公信任。这一仗,瑜定为江东,平半壁江山。”
“你有事瞒着我。”
金乌西飞,日暮时分,赤霞沿层云漫延开来,渗入天际些许未尽的蓝。温暖的光芒洒下满江波光粼粼,连风似乎都染上了它的暖意,变得和煦温柔。落了满身霞色的人听到身后的声音,回眸望去,果是他意料之中的人。
“军中未除去的细作太多,为保万全,瑜不得不瞒。”
“如果只是为了不泄军情,只要私下告知仲谋就是,没有必要说那些话。”此时,孙策已走到周瑜身侧,
“为什么要刻意让仲谋忌惮你?”
暖风吹起衣袂与鬓边垂下的发丝,让孙策难以看清那如玉的面庞,只能听到他平缓的声音:“伯符,有一件事,瑜一直未曾问过你。但今日,瑜必须要问清楚
你,可曾想过与主公争位?”
孙策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公瑾觉得策现在像要与仲谋相争的样子吗。而且,说句实话,比起整日埋头在一堆公文之中,日夜为制衡世家臣子所累,策还是更喜欢这快意恩仇的战场。”说到此,他顿了顿,伸手指向渺渺望不见彼岸的长江,
“策这前半生全呆在南方,什么陌北飞雪,大漠荒沙,塞边垂柳,都城繁花,当初郭奉孝和策炫耀的那北方一干胜景统统都还没见过。所以啊,策如今想要的,就是与公瑾你并肩沙场,策马天下,一路打到北边去,好好游遍这万里山河。至于其他麻烦的事,就只能辛苦仲谋了。”
周瑜本是满腹心事,但在听到孙策最后一句话后,还是不禁笑出声来。他真的很喜欢孙策瞳中不曾为世事暗去的光芒,任他时过境迁,人情百态,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
他比太阳更加耀眼。
不知何时,周瑜已不知不觉舒展开双眉,至于那暗藏在眉间的愁色,也随满腹心事付予了这滚滚江水,消失的无影无踪。
“伯符,明日与曹军一战,赌注皆压在你身上。”
“你周大都督出的那些要求苛刻无比的计谋,除了策能做得到,还能有谁。”在周瑜瞪过来前,孙策立即收了玩笑模样,神情正经起来,
“公瑾打算让策做什么?”
“明日,瑜会亲率大军进攻曹军水寨,不惜代价将曹军兵力全部吸引都在夏口。而伯符,你则在大军掩护下暗率五千人乘走舸袭击江夏东西两侧任意一渡口,攻破渡口后夺取曹军马匹,由陆路进攻曹军大营。”
“曹军现在想挡住公瑾麾下的水军已几乎用上了全部兵力,若再冷不丁被人从背后袭击,就必须紧急调派士兵救援陆上。这一乱赢得的时机,对你来说,足够了。”
“所以,你进攻之时,以扰营为主,不必有所获。”叮嘱完,周瑜又道,“不过,究竟进攻哪一处渡口,瑜还没有决定。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各领万人分别驻守两处渡口。无论是哪一处,你仅凭五千人,都不会好打。”
“那看来这个决定可以由策来做了。”说着,孙策从袖中拿出份帛递给周瑜,“这帛上的内容是探子从西岸渡口取回来的情报,上面说随曹植驻守在那里的军队仅有五千人。”
周瑜一目十行将帛上的字看完。上面内容正如孙策所说,本该随曹植驻守的万人中有五千人被调给了驻守东岸的曹丕。若帛上所言属实,那该打哪一渡口,答案不言自明。
四目相对,明日如何,他们已心照不宣。
“被公瑾扯开话提起正事,策差点就忘了原本的来意。”孙策道,“公瑾,你瞒着策的事,当真不愿说?”
周瑜双唇微动,迟疑片刻,终以沉默相对。
孙策在问出口时,其实已经料到了周瑜不会回答他,更清楚当周瑜下定决心后,纵然是他也难以改变。
可有些话,他想,还是要告诉周瑜。
“当年郭奉孝和策说起北方风光,策本是不屑的。南方有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461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46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40、第 140 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左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