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魏王侯- 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4/4)

文/淡墨青衫
大魏王侯 | 本章字数:1121  | 大魏王侯txt下载 | 大魏王侯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灵祭(GL)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明末破产自耕农医妃读心术半步多欲望传说洗白师无限电影之科幻霸主盛世之初一剑破道抗日之暗杀之王驻马太行侧
,并且向邵武军,衢州,福州这边蔓延过来,殿下集厚兵保福州,他处不问,处处警讯,林斗耀焦头烂额,王越倒行逆施,两府早就知道,一旦事情有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非大王出来收拾残局,难道两府放心把福建路交给徐子先?”

赵王这一次真的是意动了,固然,放火烧山是开辟新田的好办法,会得到大量的肥田,但稍有不慎,山火蔓延,会把原本想保留的林地也给烧掉。但那又何妨呢?大魏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这些官员,士绅,百姓,将士,都不思报国,不思报效他这个天子的本生父,反而和徐子先那个混帐东西眉来眼去,这些人,就算被群盗杀光,赵王也不会心疼。

惟一顾忌的便是这一把火,不小心别烧到自己。

赵王提出疑虑后,李谷笑道:“据在下所见,群盗肆虐主要还是禁军忙着在北方讨伐东胡,以刘安儿等大盗为例,他们横行之处都是禁军布防空虚之所,河南河东关中,俱是禁军驻守薄弱之所。这些群盗,曾经啸聚至二十余万人,乍听之下甚是骇人。也就是三四年前,朝廷派李友德率骑兵征剿,官兵五千多骑,群盗二十余万,禁军骑兵据高坡自上而下冲击,群盗当者辟易,无有能挡者,从晨至暮,被杀者过万人,余者星散,诸多盗首都伏首被诛,只有少量盗首趁乱逃走,西北流寇自此役过后一蹶不振,到去年才逐渐又恢复到数万人的规模,无非就是借朝廷集厚兵于北方的空档,在河南荆北一带流窜,若朝廷腾出手来,剿灭他们是很容易的事。流寇没有甲胄,兵器不精,没有战兵,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这话说的也是事实,农民起义除非是有大量的职业军人加入,或是有权贵野心家入股,比如隋末时,首先起义的农民根本翻不出几朵浪花,一直到杨行感,李密等权贵加入其中,带进去大量的职业军人和世代将门出身的将领,其战斗力才够资格与官兵一战。不光是将领,还有组织,效率,后勤,政治,另外就是甲胄,兵器,粮饷的支撑,缺乏这些,农民起义人数再多,无非就是贵人们送人头军功罢了。汉之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皆是如此。或者是大一统的王朝真的走到末世,农民军能借着空隙流动,虽然屡战屡败,但获得一定基数的老兵,战马,甲胄和兵器,然后会越战越强,最终获得胜利。

唐末之黄巢入长安,就是如此,但其还是被蜂拥而至的藩镇强兵击败,其部下朱温等人,也是成为藩镇后逐渐壮大,直到灭唐建立新朝乃止。

徐子威亦道:“流寇不足惧,福建路的五个军的禁军,足以荡平十万流寇。”

赵王思忖良久,终对李谷道:“此事交托给先生,暗中先联络江湖中人,给他们一些资助。但不要急,亦不要多,先看看再说。”

李谷知道赵王的想法,几个月内北伐会有结果,如果是天子能有足够的威望使赵王开府福建,那么就不必放火烧山,以防引火烧身。现在布局,乱中取胜是一步闲棋,不能当正路来走,至于近期……

赵王颓然道:“只能叫徐子先得意于一时了。”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4/4) 返回《大魏王侯》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变化之道(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