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溟又问道:“你们两个是极其要好的吧”
这回,公孙白羽没有点头,而是笑了。
公孙白羽要寻之人叫做上官瑾,就住在紫盖山脚下的南冥府中。那是个金相玉质的公子,比公孙白羽要小上两岁。两人缘于一场不打不相识,莫逆于一场同生共死。上官瑾虽是傲娇,却与公孙白羽脾气相投,平日里两人难得见上一面,因为上官瑾素来厌倦俗世,平日里深入浅出,但他却又在俗世中小有盛名。这盛名不是源于他的武功,也不是源于他的家世,而是源于他绝美的面孔。见过他的人,俱无法用言语形容那种俊美,只称他为“美公子”
虽盛名源于此,上官瑾的家世还是显赫的,只是那家世不为外人知晓而以。他常年隐居,不见与外界有何来往,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虽没有人见过他用过武功,他却自小学得上乘内功心法,痴迷武学与天地变化之术。这公子过着傲娇的生活,因相传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他便一掷千金在紫盖山脚下修葺了南冥府,以沾神人福泽。一日一位游僧妙花想要在紫盖山中修建伏羲庙,他又一掷千金助妙花修了庙。然妙花只用了一小部分钱,简单的用石头修建了一座庙,在庙中立上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挂上石制牌匾一付,却也香火不断。
妙花虽是个落魄的僧人,却是德行崇高、目达而通,自此上官瑾便成了伏羲庙的常客。几日前,他有一八卦之象参之不透,也不管天色已晚,便上了山便想与妙花参悟一下。
待他上了紫盖山,天已大黑,远见伏羲庙灯火通明,那是妙花日日入夜必要点燃的庙外的十二盏灯笼。
那日的伏羲庙与往日不同,那不同在于庙顶上多出一人,那是一个仙姿玉貌的少女,独坐在一轮明月之下,恍若月宫仙娥。
上官瑾不禁好奇,竟忘了要来参悟的卦象,只拉着妙花和尚问道:“那屋顶上的人是谁?”
妙花却已见怪不怪:“前段日子,不知从何处来的女子,只要不是阴雨天,便日日入夜来这庙顶上坐上一个时辰,也不言语,老僧也不便问,随她去吧”
上官瑾又抬头细细打量那少女,只见那少女身着红粉衣裙,头梳惊鹄髻,除脚踝边系了一个金铃外,再无他饰。那少女独坐在此处,衫裙飘飘,恍若梦境,美得竟是好不真实。
是梦是真,上官瑾突然想将她看得更真切些,便脚步一移,飞身跃上庙顶,在少女的身边坐了下来。而她便真真切切的现在他干净剔透的眼眸中。他眼眸中的她肌若凝脂,气若幽兰,眉间画了一朵梅花花佃,一貌倾城。上官瑾的眼睛灼灼发亮,那千年不开花的铁树心竟为之一动。
只是少女却是清冷的。她对于旁边的人,不知是未看见,还是不在意,竟动也未动,只盯着远处自顾想着心事。上官瑾也不言语,顺着少女的目光看下去,原来让她看得出神的竟是妙花燃起的那片红红的灯笼。
自那天后,只要不是阴雨天,上官瑾也必日日到伏羲庙中,与那少女并肩坐在庙顶上,一同看她心中的山水。深夜的风吹乱过她的长发,也拂乱过他不谙俗事的心。只是一人傲娇,一人清冷,两人从未互看一眼,也未言语过一句。
妙花坐在伏羲庙中默默颂念佛经,一句,阿弥陀佛,遂又摇摇头。他日日燃起十二盏灯笼,照亮了伏羲庙下的路,却未能照亮浮生一世。
这个故事公孙白羽并不知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196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196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5.第八章 美如冠玉(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灼灼芳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