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从别人口中——宝钗、袭人、宝玉都有,说的是史湘云在史家的境遇。
第一是做不得主;第二史湘云岁身为小姐,却连自己的衣物针线都是要自己做的,在家做活要到三更天,而不是有些人说的是因为替袭人做活到三更天;第三,史湘云即便是与别人代劳做做针线,她的婶娘也是要翻白眼的。
还有:
忽见史湘云穿的齐齐整整的走来辞说家里打发人来接他。宝玉林黛玉听说,忙站起来让坐。史湘云也不坐,宝林两个只得送他至前面。那史湘云只是眼泪汪汪的,见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曲。少时薛宝钗赶来,愈觉缱绻难舍。还是宝钗心内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气,因此倒催他走了。众人送至二门前,宝玉还要往外送,倒是湘云拦住了。一时,回身又叫宝玉到跟前,悄悄的嘱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宝玉连连答应了。眼看着他上车去了,大家方才进来。
一个家里的小姐,在自家的小人面前连委屈都不敢,只眼巴巴的等着贾母来接。
第三十一回:端午的第二天,史湘云来到了贾家。大热天的,她身上穿了不止一件衣服。贾母深知达官贵族人家女眷出门很隆重,所以说她“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王夫人打趣她,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做什么?"史湘云笑回“都是二婶婶叫穿的······”。湘云的婶婶让湘云穿这些衣服,有两层意思,一是走亲戚穿戴要齐整,既自己有面子,又是对亲戚的尊重,当然可能还有想向贾母暗示:自己没有亏待湘云——的意思;另一层意思就实际了:湘云把换洗衣服都带来了,那就是要住两天了。
这样的亲情,该是何等淡漠了。这表明,史湘云,虽然是史家的小姐,其实不过是寄人篱下在这里,我们应该能够读出史家对父母双亡的史湘云的嫌弃。这种嫌弃,就是巴不得赶快把她撵出史家了事。
所以我只是以我的理解写的,不存在特意,写一些不存在的也挺正常,只要不是无视原著就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4150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415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82、红楼35)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小二娃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