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调教大明-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复信(2/2)

文/淡墨青衫
调教大明 | 本章字数:1200  | 调教大明txt下载 | 调教大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仲谋天下蛇王宠后抗日之兵王传说谍海女王花北京的部队大院重生之闪耀红星天道闲民战国之鹰唐朝好和尚最强雇佣兵初唐夜行抗战之魔星传奇
甚至是诗文,都是一起学习,并不因为是军官子弟就放松要求。

象后来与宁远祖家联姻的吴家,也是这么教育子弟,吴三桂号称少年通侯,除了长相俊美之外,长袖善舞,诗文字画无不精通,这才是他在士林成名的杀手锏。

至于武将子弟学这些玩意,还下这么多功夫,这样做是否应该,那就不是文人骚客们所关心的事情了。

“呵呵,众位莫夸他,尚有很多进步余地。”

诸子之中,李成梁当然最喜爱的就是李如松这个长子,不仅在身材相貌上与他很相信,胆气将略,更不比他年轻时稍差一分,允文允武,十分出色。

如果说真有什么毛病的话,也就是脾气太大……不过李家的人有脾气不大的吗?

李如松在信中禀明了自己的新动向,在李成梁和朝中李家势力的运作下,朝廷终于不理当年黄道瞻的谏言,再次有将李如松外放的打算。

原本李如松要在京师干好几年的提督巡捕,将京里的勋贵圈和言官得罪的七七八八,然后京师之中忍不得他,这才将他又外放,现在有惟功的例子在前,青年勋贵坐镇一方,加上黄道瞻被刺身故,所以隔了一年不到,风声已经放松,预计在数月之内,李如松将会外放宣府……不过这一次不是副总兵了,而是不折不扣的总兵官大人了。

一门父子两总兵,李成梁的脸上忍不住也显露出笑容来。

九边精锐,无非就是辽镇,蓟镇,宣大这三镇,别的军镇都不够看!

至于南直隶的京营兵,操江军,凤阳巡抚标营,勋阳兵,福建,两广,四川,这些兵马超过百万的人数,不过在李成梁看来都不够看……如果李家能掌握宣大,辽镇的全部实力……

一个危险的念头袭上李成梁的心头,他的脸色变的有些阴森起来。

几十年后,包括万历和天启崇祯几个帝王都曾经私下里表示过,李成梁其实就是辽东王,李家几乎就是独霸辽东,这个势力就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左右到达顶峰。当时李家一门九将,掌握着最强悍的骑兵队伍,地方上的分守副将和参将,游击,都出自李成梁门下,独立势力极少,李成梁霸占农田军户,与蒙古人女真人还有朝鲜私下贸易,富可敌国,如果要造反,兵力,人脉,财力,都足够了。

最不济,李家只要一扯旗,最少能护住关内,大明想收复辽东,恐怕就不是万历三大征那么简单的事了。

但李成梁到底没有反……这件事在几个大明天子和朝臣之间都是一个迷,很多人归结于李成梁不失忠义之心,或是大明国祚绵长,真实的原因,却只有李成梁自己知道。

“蓟镇……戚继光……”

李成梁脸上阴晴不定,嘴里轻声嘀咕着,四周的人都静默不语,不敢在大帅沉思的时候打扰于他。

“王先生,”半响之后,李成梁才点了的名,吩咐道:“给大爷回信,就说但妨去做,不必如他所说的到宣府收敛脾气,该怎样就怎样,谁不服,就打他娘的蛋!”

“是的,东翁。”

王清客答应一声,匆忙下去复信去了,李成梁嘴角又显露出笑容来。老大的脾气原本就是纨绔公子哥儿,有自己力挺,宣府那边要多事了。

而有徐渭在京师提点,相信自己的深意,老大会明白的。

正在他微笑之时,又有一个家丁跑进来,跪下禀道:“老爷,巡抚周军门来拜。”

【加微信”和阅读”,】


状态提示: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复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六十一章 复信(2/2) 返回《调教大明》目录下一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斗(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