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汉魏文魁- 第三十七章、千年展布(2/2)

文/赤军
汉魏文魁 | 本章字数:1529  | 汉魏文魁txt下载 | 汉魏文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变身霸道猫女总裁黄昏的第一章顾盼成欢[综]我们和离吧老婆爱逃家:带上儿子去抢亲陆门:七年顾初如北(快穿)就是那个鬼回到民国嫁特工我的美女班主任如何光荣地炮灰强娶星夜咏叹
道的。

于是是勋就说了:“夫余于秦时在域外,逮汉武收朝鲜四郡,乃与之接,句丽旋立国也,今乃为朝廷之患。吾尝言,中国非固大也,虞夏时止河东、河南地耳,殷不如周,周不如秦,秦亦莫如汉。今吾魏肇建,必将大过汉矣。昔日蛮荒,今成国家,昔日异域。今与国接,且为祸患。是以倭虽远,焉知异日不为祸中国乎?”尤其是——“吾今使柳毅服三韩,三韩定则与倭不过一海之隔,乘舟顺风。三日可至。彼今虽穷弱,亦恐他日又一句丽也。”

所以我派你出使倭地,是要为将来考虑——“执国之计,不在今日,而虑将来,防微杜渐,以为千年展布。”可倭地是终究遥远,咱们不可能这就派兵去把它给平了,把倭人都杀绝,而禁止三韩不与交通。想靠封锁来迟滞对方发展的脚步,也不大靠谱。那么你以为,该当如何达成使命呢?

秦朗心说先生真是想得太深,也太远啦,心里多少有点儿不以为然,可是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好恭敬询问:“但请先生教诲。”是勋淡淡一笑,说:“元明当为三事。”

第一件事,就是要设法阻挠倭地的统一,比方说不使邪马台吞并狗奴国。也不让他们遮蔽道路,阻止四国、本州的土著向魏朝进贡——“分而易治,合则成祸。”所以我才派你去游说倭地各国,要他们全都来向曹魏称臣。

第二件事。是要仔细探查倭地的形势,包括风俗民情,以及资源特产,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明了了对方的底细。朝廷才好据此来作出对应之策——秦朗心说这倒是情理中事,我当尽可能地完成老师的嘱托。

“其三,使其心向中国也。”是勋说了,倭人好巫,沉迷于鬼神之说,你可以利用中国先进的技术,装装神、弄弄鬼,让他们明白:倭地八百万诸神全都集合起来,也不是咱中国神灵的对手,所以倭地才如此狭窄、贫困,而中国才如此广袤、富足——“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与其以德教之,不如以威慑之。”当然啦,你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产生反效果。

就这样他跟秦朗恳谈竟日,这才让他去找韩人先学习语言,等待自己的指令,好东渡前往倭地。秦朗出去以后,是勋不禁想道:自己这么做,真的能够彻底改变历史进程,从而使倭人永不为祸吗?

近现代咱保证不了,起码在中世纪,别让他们再动不动就骚扰中国沿海,从而在中国禁海、内敛的倒退政策上再添加砝码吧。

要说韩、倭相距很近,而且就人种来说,或许也存在着亲缘关系——目前普遍认为,来自三韩的大量移民涌入,才使得日本从绳文文化进化到古坟文化,甚至某些学者还断定大和王朝其实是渡来民所创建的——但是朝鲜一直很弱,日本却相当之强。究其根由,是勋认为是朝鲜半岛始终被统合在中华文化圈内,而日本则游离于外所致。

朝鲜半岛近而日本列岛远,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到六世纪以后,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只是与“新罗—朝鲜”始终尊奉中国为宗主国,弥漫着事大之风不同,日本却自唐朝灭亡以后,就不再向中国称臣了。其间只有足利义满一度接受明朝册封,但旋即遭到国内一致反对,到其子义教时代也就基本上断绝了朝贡——光留下贸易。

当然啦,所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云云,只是后世的伪托,真正有唐一代,日本人还是甘心臣服的,只是由此也可得见后世日本国内的舆论了。尤其蒙古灭宋以后,日本人公然宣称中国已亡,“华”之传统已在日本。

之所以如此,就因为联系还不够紧密,中华武力无以威慑之,所以日本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学,作为旁听生反倒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自己若然真能收取三韩之地,那就断不容日本游离于中华体系之外——岛国又怎么了?琉球还不是既恭顺又软弱?

所以啊,究其根本,还是要强大中国,中国强则蛮夷自弱……而自己派秦朗出使日本,并且面授种种机宜,若无强大国力支撑,恐怕最终也是镜花水月罢了……只是既然想到了,做总比不做要强吧!

ps: 对了,忘记说了,本书产生了第一位盟主,即“巡回之徒”先生,请大家为他鼓掌,吾亦向其鞠躬致谢也。


状态提示: 第三十七章、千年展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十七章、千年展布(2/2) 返回《汉魏文魁》目录下一章:第三十八章、须三万金(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战神狂飙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DC新氪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带着系统混兽世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