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听后一喜,言道:“魏王这样做是极其正确的。只要秦军主力不敢东出函谷关,寡人就可以整顿大军。将秦军赶回西河之西。到时,魏国疆域就可恢复到百十年前。”
百十年前?魏王愣住了。百十年前,如今的太原、河西、上郡可都是魏国的啊!赵王的意思是将这三郡还给魏国?
&王的意思是?”虽然心里这么想,但魏王还是一脸谨慎地问道。
韩王、燕王也是同样的心思,赵王开出的砝码太大了吧!整整三郡的土地,遍观魏国历史,只有手下有吴起这等名将的魏文候才能做到。
赵王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寡人言而有信,只要魏王能使秦国三年不得出函谷关,寡人就派大军帮助魏王你收复河西、太原、上郡三郡之地。不过,齐国若是作乱,寡人也希望魏王能鼎立协助寡人灭亡齐国。当然,只要韩王、燕王能不支援齐国,寡人也愿分城割地,感谢两位。”
韩王、燕王四目交对,暗想赵王的打算。这就是赵国的决策了吗?拉拢魏国断绝秦军进军中原的道路,然后将河西、上郡、太原作为筹码,换来大半个齐国土地。小半个齐国分给燕、韩两国,防止楚国可能的骚扰。
魏王这时却是先开口了,说道:“固所愿,寡人不敢辞而。”一句话表明了魏国的态度。
赵王满意地笑了笑,望向身侧的燕王、对面的韩王,问道:“何如?”
韩、燕两王心有灵犀,回道:“单凭赵王吩咐。”
赵王哈哈一笑,说道:“接下来轮到韩国了。韩王,寡人在这里也有一个建议,不知你愿不愿意听听?”
韩王不知道赵王这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小心翼翼地应付道:“只要于我韩国有利,寡人自当言听计从。”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赵王毫不介意地一笑,说道:“寡人觉得这个建议对韩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今武关、南阳尽在韩国手中。尤其是武关,大军西行数百里即可抵达秦之蓝田。若是急行军的话,最多不过十数日,兵锋可直指咸阳。”
韩王并不接话,心知赵王这番话只是铺垫。果然,赵王接口说道:“寡人希望,若是秦军东出西河或者魏国在函谷关抵挡不住,韩国可以大力支援,或者攻打关内或者支援函谷关,韩王可以二选一,也可并立而为。至于好处嘛,韩王若是有意于秦之汉中,或者楚之郢都,寡人全力支持。除了粮食,其他任你所取,如何?”
韩王心里面呵呵一笑,赵王如意算盘打得不错。明显着想要韩国当挡枪的肉垫,不过拒绝的话就会游离于联盟之外了,使不得。心中略一计较,韩王有了决断,当即说道:“如此,寡人觉得可行。只是韩国一向疲弱,赵王也是知道的。只希望赵王不要太高估了寡人的韩国,否则影响了赵王的计划,寡人就惭愧了。”
赵王需要的就是韩王这个态度,既然韩、魏答应牵制住秦军,那剩下的就是北方胡族的威胁了。想到这里,赵王说道:“我四国是一个大联盟,寡人身为盟主,责任重大,自是不会让各国吃亏。天下之所患,暴秦也!天下之所疲,暴秦也!韩王、魏王能如此忠心天下,实为百姓之所幸。两位放心,若是一旦不支,我大赵一定第一时间援救。”
韩王、魏王点头称是。燕王这时涌起了一股复杂的心思,赵王已经决定帮助自己灭亡齐国,但自己能瓜分的齐国土地肯定不多了。不过,能报先祖之仇,也算值得了。
赵王这时开口了,言道:“方今中原,已为我四国天下,轻易拓展不得。寡人身为盟主,不愿列位各国自相残杀。燕王,你的燕国地处东北一隅,不好开疆扩土。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胡族患我中国之地非一朝一夕,夏朝有之,商朝有之,周朝亦有之。燕王何不举燕国之铁骑,北伐胡族,一来开疆扩土,二来名垂青史。几百年后,后人说起燕王,首先想到的就是征服北方辽阔草原的您啊!”
燕王却没有被赵王描绘出的盛世伟功所迷惑,只是言不由衷地说道:“赵王,寡人的燕国积弱,又是地广人稀。吾听闻,国虽大好战必亡,驯化胡族也非旦夕之功。不过,赵王权且宽心,等燕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一定会考虑北伐胡族,扬我等声威于塞外。”
赵王赞许地点了点头,燕王也不算是拒绝自己。自己以后北方的安全,多半靠燕国了。想到这里,达到目的的赵王起身站了起来,说道:“值此良辰美景,为赵、魏、韩、燕四国友谊十年、百年、千年、万年不变,共饮此杯!”
韩王、魏王、燕王彼此对视一言,“言不由衷”地说道:“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333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333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四十章 宴会百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蚂蚱不吃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