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想回农村自然选择回土围子。宏志,屯子人,复员军人,地道东北汉子,解放军大学校里出来的人,有理想有思想,也想回来后干出点事业来,被吴为的童恋梅媛看中结了婚。宏志看到吴为捎去的信,便热情洋溢地写了一封回信,信中不外是感动鼓励欢迎并热心作好接纳准备之意,并说村里的小马还没有对象,他自己单独住着一间房子,他已经同小马打好招呼介绍了吴为的情况,小马也很欢迎吴为,等来后可以同他住在一起,生活上吃用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小马赶马车拉脚又常年在外。吴为看到宏志为自己考虑的很充分,非常高兴,心也早已飞去。待报到之日,宏志张罗着为他接风洗尘,吴为的职业生涯就这样火热地开了场。
吴为虽然回到了农村,身份意识却难确立起来,骨子里也不想成为农民。心理、感情、关系并没有融入进去,自然也没有结下深厚感情。对他来说,农业劳动带有属于纯粹个体性的活动,他只信活爱活,而且农活依靠的个人体力和技能窍门,属于高度个性化的劳动,个人价值也能得到直接体现,其他都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天然缺乏群体意识。这时土围子的知青只剩下出身地富返不了城只好在农村组建家庭,个别的有些思想的,也失去了知青群体那种活跃的生机和气氛。吴为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倾心谈论问题也很难找到对象,渐渐变得很孤僻,这种孤立的个人意识渐渐发展到后来与人际关系格格不入,主动的回避不参与,不愿承担身份带来的责任,看作是累赘,加深了本来就有的孤立化倾向,性格孤僻,不合群,由此也产生了内心矛盾,被人孤立的苦闷。虽然,宏志不时叫他到家里吃饭,许东也说让他到家里吃,不要自己单独起火。许东,因为父亲调到这里当书记,自然回乡务农。也有的老关系经常给他送些吃的食物。可这些都消解不了他的孤独感,越是这样越想用学习思考来自我安慰。
吴为热衷于学习思考抑制甚至禁锢了其他兴趣,尤其是成为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以后,更是减少压缩了其他活动。一边务农一边苦读,是在挑战那巨壑般存在的三大差别,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朦胧意识到三大差别比阶级差别更加深重更加根深蒂固,跨越三大差别必须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跨越三大差别,对他来说,太缺乏资历资格,他就越是渴望学习思考。一批又一批的人在跨越三大差别的努力过程中,有些被一个又一个差别阻挡在鸿沟巨壑之中,有些则实现了成功的跨越却又跌落回去,酿成人生悲剧。就在吴为的思想开始降温之际,宋柔前来看望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313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313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一章 精神炼狱)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良炎140323122437734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