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帝国的脊梁- 第135章 战争之神(2/2)

文/浮沉的命运
帝国的脊梁 | 本章字数:1118  | 帝国的脊梁txt下载 | 帝国的脊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旌旗遍天下僵尸的盗墓生涯智娶美人谋夺江山妾无良谋唐曲韩娱之有话要说小兵传奇戏如婚魔琴遗音秘术法师在艾泽拉斯机战魔潮浴火凤凰之:倾城邪刹
的铜炮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要崭新漂亮的多。

王斌上前摸着一门门青灰色锃亮的火炮,爱不释手。以王斌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这种短管火炮应该是性能最先进的发射的火炮了。

戴梓也是心有得意之感。见王斌上前去,赶紧介绍道“天助,此炮用于发射,发射时为高仰角。炮身长两尺一,重300斤,炮身两侧有炮耳。发射时,放三百步,用药包一斤半;三百步增二两;如放三里,用药包三斤。”

他指着旁边不远处的炮弹道“这就是炮弹,弹重25斤。发射前先将药包装入药室,然后将带有木质托盘的炮弹放入前膛。发射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引信的位置朝前,另一端与炮弹内的药包接触。由于火炮的内径略大于炮弹直径,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的位置,点燃,炮弹爆炸,杀伤对方!”

西方在18世纪,已经开始采用丝绸药包了,19世纪开始采用成型药饼,装填要方便的多,而且不容易因炮膛过热产生炸膛。丝绸同样可以防静电,防止意外情况引燃。

戴梓根据王斌的建议,用丝绸做成药包。丝绸极易燃烧,而且没有多少灰烬,能大大加速下一次的装填,而且药包里面的密闭燃烧,产生的推力可比没包起来的强多了!

当时的攻城臼炮一般是两步点火,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药室的引药先点燃,把炮弹推出去,炮弹到了对方的位置,引线燃烧完,就会激发炮弹内部的铁珠。戴梓原来也是计划采用这样的点火发射方式,直到王斌给了他引信和尾翼的启示。

木质托盘形似一个平底三十厘米左右的大圆柱,不过在周边用四根木条固定。木柱直径和炮弹直径一致,起的就是尾翼的作用。给炮弹尾部加装上软质木托除了可以有效密封气体外泄外,还可以在发射时对空心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而且发射出去的由于轻质木托的原因会造成头重尾轻的“羽毛球原理”自稳结构,使得弹道更精确。

时间引信的结构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内装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木管上标有刻度,发射前先计算一下发射距离,估计距离和炮弹对应的飞行时间,再调整引信的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时间引信的木材是密度比较大的杉木。制好木管后,先用醋液,再用盐液浸泡,以增长其抗燃性。

戴梓现在射击的这种炮弹里面是铁珠,不是纯,爆炸的瞬间是靠炮弹里面的钢珠杀伤对方,而不是像后世的依靠的爆炸炸开弹片。

不过相对于同时代的其它火炮,已经是大大超前了。300多斤,正适合于野战。

戴梓指着另外的两个小炮道:“天助,你看,这就是咱们改良后的佛郎机火炮,一个为小炮,一个为中炮,对近距离的攻击非常有效,有效射程为500米左右。二者都不到百斤,非常方便,对野战再也合适不过!“


状态提示: 第135章 战争之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35章 战争之神(2/2) 返回《帝国的脊梁》目录下一章:第136章 戴氏火炮(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