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制陶器的地方林叶选在离河边不远的一处高地上,那里地面比较平整宽阔,而且离河比较近,取水也方便。
林叶首先带着她们建窑,除了几个中型的窑之外,她还建了一个特大的窑,专门用来烧制大陶缸。
建好了窑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坯体了,由于没有拉坯机,所以坯体只能用手工制作了。
小型的陶器可以直接用手捏制,而大一点的陶器通常用的是泥条盘筑法。
先把泥坯用手搓成泥条,然后把这些泥条一圈一圈的往上盘旋,就可以做成圆形的器具了,再把陶器里外抹平,还可用粗粝的树皮把陶器打磨一遍,使其更光滑。
坯体做好之后先晾晒一两天,然后再放入窑中烧制。
烧制陶器是制陶至关重要的一步。
烧制陶器大概需要二到四天的时间,烧制完成后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任其自然冷却。
烧制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往窑里添加柴火,所以在烧窑时林叶和雌性们基本上没怎么休息过,时不时就要跑去陶窑看一下火。
五天之后,所有的陶窑都冷却了,林叶准备开窑了。
这些天一直辛苦制陶的雌性们都非常期待开窑,她们很好奇那些用泥巴做成的东西用火烧过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林叶是傍晚开窑的,这时外出狩猎和采集的兽人都回来了,他们一同来到陶窑观看开窑,个个都满怀兴奋。
为了保持窑的温度,林叶在把坯体放入窑之后,就把窑口给封起来了,现在要开窑就要把窑口砸开。
砸开窑口后林叶看见了窑里面的情景,里面的陶器有些是完整的,而有些已经碎裂了。她小心翼翼的把完整的陶器拿出来。
她们一共做了一百件陶器,烧制成功的还不到五十件。
不足五成的成功率。
但是兽人们才不懂什么叫做成功率,他们看着烧制成功的陶器,个个都十分兴奋。
这就是陶器,能装东西的陶器!
他们把陶器互相传来传去,每个兽人都万分小心的捧着陶器,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它们弄坏了。
林叶看着神色激动的兽人们,觉得制陶成功率低点也没什么了,她们第一次烧陶就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多做几次技术就会进步的。
她把烧陶成功率低的话又咽回了肚子,她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这一次制陶成品出来后族长又抽调了一部分人手来制陶,猫族部落有一千多兽人,要让每位兽人都能够拥有一件陶器,这个工程量可并不小。
接下来的日子林叶几乎把重心都放在了制陶上,经过几次的实验,兽人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烧窑的火候,制陶成功率从一开始的不到五成,变成了现在的七八成。
于是林叶就放手让兽人们自己制陶了,她在关键步骤指点一下他们就行了。
…………
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幸好之前因为林叶教兽人们制陶技术贡献突出,得到了部落奖励的兽皮一块,她便用这块兽皮做了件大衣,勉勉强强能御寒。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厚,眼见冬天就快要到了,而她却还没有找到能作为主食的食物,实在是让她有些心焦。虽然部落储藏有过冬的食物,冬天的时候会分发食物,但是手里没粮她就是不能安心。
林叶背上竹筐,拿起工兵铲就上山了,猫族部落四面环山,她想去山上找找还有什么能吃的东西。
山上的野草长得很茂盛,有蕨类还有芒草等许多种野草,只不过这个时节它们大多数都枯萎了,林叶用工兵铲把这些挡路的野草拨开,开出了一条可供行走的小路。
她边走边仔细观察周围是否有可食用的植物,她现在的想法就是蚊子腿再少也是肉,能吃的东西能尽量采回去就采回去,一丁点儿都不能放过。
只是秋冬季节确实不是采摘野草的好时候,走了许久她的竹筐里只有一把野菜,正当她想走回去的时候,她的视线里忽然出现了一抹红色。
她愣了一下,连忙跑上前去查看。
林叶仰起头,看着前面的树上稀稀拉拉挂着几颗红色的小果子,激动得握住工兵铲的手都在颤抖。
这是花椒啊!居然是花椒!
激动了一会儿后她突然冷静下来了,采摘花椒的季节早就过了,树上花椒早就自然脱落了,只有零零星星的几粒小花椒还没掉光。
她看着掉落了一地的花椒,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为什么她没有早点发现这棵花椒树!
林叶蹲下去把还没有坏掉的花椒捡起来,用叶子包好放入竹筐中。
她在四周仔细找了找,没发现有什么可以食用的植物了,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现在已经是秋天的尾巴了,哪里还能找到什么食物,她失望的背上竹筐回家了。
回到家后,她先把花椒放在外面晾晒,然后在灶台上生火准备熬骨头汤。
骨头除了里面的骨髓之外没什么可吃的,而且煮起来也麻烦,兽人们都不喜欢吃骨头,但是林叶还挺喜欢的。
她把骨头放入陶罐里,再盖上盖子慢慢熬煮,接下来只要偶尔看看火就行了。
林叶回到房间躺下,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她要趁这个时候好好的休息一下。
她从背包里拿出手机来看。
她在同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940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94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4.陶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秋水一珊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