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颜则是坐在炕上,翻着一本她前些天从书店中淘出的书。
顾孙氏和魏琳两人一边做衣服,一边说话。至于孙雯,现在将近年关,她饭馆的生意很好,让她几乎是从早忙到晚。
门房卫铁头走了进来,说道:“老夫人,门外来了一群人,说他们是咱们三房的人。”
顾孙氏怔了怔,对朝颜说道:“难不成是你二叔他们回来了?”
朝颜对他口中的二叔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那一家子早早就离开五淮村说是去做生意了。
顾孙氏站起身,“我们出去看看吧。”
朝颜和小丽一人搀扶着她的手臂,跟着她走出去。
刚出正屋,一股的寒风迎面扑来,朝颜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脖子。
走到门口,朝颜看到门外一大家子的人挤成一团,在寒风中直打哆嗦,他们的脚边是大包的行李。
看到顾孙氏到来,一个满面风霜的男人直接就掉了泪,“婶子。”
毕竟是十来年没见面了,顾孙氏认了一会儿,才将这看上去苍老的男人同记忆中的侄子联系在一起,“是泰斌啊,你回来了。”
她张了张口,想问他们一家这些年过得如何,但一看顾泰斌这样子,哪里还不明白,于是侧了侧身子,说道:“先进来坐吧。”
顾泰斌他们一家子之前离开时,直接把祖宅那边的房子便宜卖给了顾孙氏,结果就导致了他们现在回来,还真没有什么可以落脚的地方。毕竟也是亲戚一场,顾孙氏便想,那就将那旧宅子给他们住呗,反正他们全家都已经搬到新宅子这里,那里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顾泰斌一共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顾民吉已经成婚,他媳妇手里还抱着个不会说话的小婴儿。二儿子身边没有媳妇,应该尚未成亲。顾泰斌的大儿子相貌平平,但二儿子和女儿两人生得都不坏。
顾泰斌他们跟着朝颜他们进屋,他的妻子顾金氏环视着这宅子,忍不住说道:“婶娘现在可算是熬出头了,能住这样的大宅子,还能使唤上这么多的奴婢。”
她的目光落在朝颜身上,说道:“这就是二丫吧,生得可真是齐整,这气派可比我见过的那些大家小姐还要出众。”
就连二丫身边所带的丫鬟,虽然容貌比不上她女儿芊芊,但是气质却胜过了芊芊。
顾孙氏只是淡淡一笑,“她老师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朝颜,我们现在都不叫她二丫。”
二丫这名字太村了,哪里配得上她孙女。以前顾孙氏不敢给孙女取大名,是觉得取小名比较好养活身体。
顾金氏讪讪一笑,眼睛不断地在宅子中打转,满是艳羡。以前他们家过得比婶娘他们要好,心中不是没有得意的。后来他们为了做生意,一家收拾行李,离开五淮村这个穷乡僻壤,是何等的春风得意。只是人的际遇就是那么神奇。十年后,他们家灰溜溜地返回五淮村,而婶娘他们却已经飞黄腾达,据说婶娘还成了敕命夫人,比县令夫人还要风光。
就连五淮村也变化得让他们都快认不出来了。原本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了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石板路,家家户户都翻新了宅子或是扩建,一个个都穿着簇新的棉衣,更有甚者头上还插着银钗。这还是他们记忆中的五淮村吗?
顾金氏不知道村里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她只知道,若是他们家要过得好,就得讨好婶娘。顾金氏记得婶娘十分疼爱自己唯一的独苗孙女,于是便死命地夸朝颜。
只可惜顾孙氏现在也进化了,以前的她是只要有人夸朝颜,她就开心了。但回来的这段时间,每天上门的人,都会将朝颜给夸了又夸,大家夸的语句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她听得耳朵都要长茧了。
顾孙氏顿时怀念起了京城:觉得果然还是京城的人有文化啊,就算是夸人也能夸出一百零八种的花样,辞藻优美不说,而且还不重复。顾孙氏听得多了,都感觉自己也要成为了文化人。
而顾金氏,夸得还没村里其他人好呢。
于是她的反应很是平淡,说道:“小孩子家家的,别夸太多,免得她飘了。”
进屋后,一群人互相见礼后,便坐了下来。朝颜看到照琴不在,想来是回房间去了。
等坐下后,顾家的下人泡茶后一一奉了上来然后退了下去,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顾孙氏抿了一口茶后,问道:“你们这些年来过得如何?”
顾泰斌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最初开店做生意,生意倒也红火,赚了些小钱。只可惜后面做这生意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又争不过其他店,生意就慢慢没落了。”
顾孙氏有些疑惑,“就算后头生意不好,前头赚的时候,也该存下一些钱吧。”
怎么看泰斌他们的生活过得这般潦倒。
顾泰斌眼神闪烁了一下,嘴唇蠕动了一下,没说什么。顾金氏接过话头,叹气道:“没办法,那边也是州府,开销实在不少,原本积攒的银子都没得差不多了。加上前头民吉成亲,花了家里不少积蓄。”
朝颜注意到,在顾金氏说这话时,她那沉默的儿媳妇眼中闪过一丝的不忿和委屈。
顾金氏说道:“因为生意不好做的缘故,我们就变卖了那边的房子,觉得还是家里好,就干脆搬了回来。”
顾金氏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853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853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二章 回家,二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月亮喵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