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最风流- 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3/3)

文/赵子曰
三国之最风流 | 本章字数:542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乱世摄政王圣母的救赎三国之仲谋天下满唐华彩抗日之兵王传说穿书之徒弟是反派惊惧盛宴谍海女王花京门风月内蛇王宠后北京的部队大院天道闲民
脉世代公卿的富贵不同,走的是“名士路线”,那么他往年自然会与颍川的名士们多有来往,也自然就会和荀氏族中有过来往。

荀贞和他虽然不熟,但那是因为荀贞的祖、父辈只是荀氏的一个小支脉罢了,荀攸则不同,荀攸是荀氏两大主脉之一的后人,早些年时,他在族中是见过袁忠的,以他父辈和袁忠的交情,再以荀氏的清名,再以荀贞的“忠义”和陶谦的“犯逆”为说辞,十有八/九是能够说服袁忠,让他同意荀贞遣兵驻到沛国的。

可这也只是“十有八/九”,不能十成十的把握。

程嘉问道:“若是袁忠执意不肯,又该如何?”

荀彧这时插话说道:“袁忠之父,昔年曾为彭城相,在任有名声,而今彭城无过,却可能要遭兵乱,为使彭城人更念其父之恩德,我料之,公达此去,功必告成。”

袁忠的父亲袁贺早年间曾经任过彭城相,这固然和袁忠没有什么关系,可一个“孝”字在前,只要荀攸能把帮助彭城和“孝父”这个事儿联系到一起,以袁忠的生性,他肯定就会同意的。

程嘉拍案叫绝,笑道:“我却是不知袁忠之父任过彭城相,既然如此,事必能成了。”

这就是士族、州郡冠族的优势了,一个是交游广阔,人脉充足,一个是消息面的来源广,能知道很多当下、过去的政坛人物和故事,两下一结合,自然天然地就高出普通人一头。

当下议定,荀贞决定便按戏志才、荀攸、荀彧诸人的意见,选捡一支兵马赴沛。


状态提示: 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3/3) 返回《三国之最风流》目录下一章:64 报闻荀兵入符离 徐州群臣心各异(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