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最风流- 79 了却山中寇贼事(三)(2/2)

文/赵子曰
三国之最风流 | 本章字数:1204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仲谋天下圣母的救赎谍海女王花蛇王宠后初唐夜行抗日之兵王传说天道闲民唐朝好和尚北京的部队大院穿书之徒弟是反派重生之闪耀红星惊惧盛宴
现伤寒症状的立刻转移,集中一处收治。想来此刻他们应该已经到了营中,已经开始检查了。”

“只这一条怕是不够啊。”

“不错,待会儿到了营中,我会下令,命从今i起,紧闭营门,没有我的军令,不许任何人出入。”

“无令不许出入固是应该,可是中尉,县外那些流民怎么办?”

“卿的意思是?”

“延医送药、放粥赈衣这是相府的事儿,咱们不用管,可是万一流民中混有黄巾余党,又或者存有不轨之徒?”

说到黄巾余党,荀贞又想起了那个高呼“天”的白发老者,撩起车帘,探头向后望了眼,见老者已被那个接令的府吏带走。他缩回头,一手按在车窗棂上,一手轻抚髭须,沉吟说道:“我正为此事为难,若不派人看管流民,那么流民或会生乱,可如果派人看管,一旦疫情扩大,派出去的人很可能会感上伤寒,一人感染就有可能传染十人,十人就可能传染百人啊!”

荀贞帐下的义从旧部都是跟随他很久的百战老卒,如果派他们去看管流民,万一染上伤寒,损失太大。可如果不派他们,派新卒?那些新卒才只接受了月余的cao练,荀贞又不放心。

“以忠愚见,染上伤寒事小,万一流民生乱事大。”

这却是旁观者清了。

那些义从旧部是荀贞立身的根本,是他的命/根子,死一个他都会觉得像是剜掉他的一块儿肉的,在这种“关心则乱”的情况下,他难免犹豫不定。

此时听了戏志才的话,荀贞闭上眼,手握成拳,在车窗棂上重重地敲了好几下,做出了决定,睁眼说道:“卿言甚是!”

见他这般如割肉也似的痛苦表情,纵是心情沉重,戏志才也不由莞尔一笑,笑道:“中尉轻财重人,此齐威王之风也。”

战国时,魏惠王自夸有径寸之宝珠,问齐威王有没有这样的宝物,齐威王说“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说他不以珍玩财货为宝,而以人才为宝。

荀贞苦笑说道:“黄巾乱了大半年,海内残破,别州的情况你我未曾眼见,冀州、赵郡这半年来的情况你我都是亲眼见、亲耳闻,又是饥荒,现又起了疫病,本就盗贼蜂起,而今愈发危重,……,志才,车里就你我二人,没有外人,老实对你说吧,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这天下还没有真正地乱起来,乱的还在后头!珍宝财货不能吃、不能穿,便堆积如山,在乱世里又有何用?你我i后的立身之本还得是人啊!还得是兵营里的那几千兵卒!”

荀贞有后世的知识,所以知这天下还没有真正地乱起来,戏志才没有后世的知识,但他有远见卓识,却也和当i劝说皇甫嵩造反的阎忠一样,也感觉到了汉家的根基已然不稳。

他默然片刻,长叹一声,说道:“先是黄巾之乱,平息未及半年,去年底凉州又乱,并且诸州饥荒,今年一开chun赵郡又疫病,……,却还不知这疫病是只出现在了赵郡、冀州,还是在其余的州郡也出现了,天灾、[**]、兵乱接连不断,中尉,恐怕真如你所说,乱世还在后头。”

这种话题也就是私下里和亲近人说说,不能到处乱说,荀贞向车外望了眼,转开话题,说道:“快到县门了,……,今儿个你我从出中尉府,到相府,再到出县,差不多把县里走了一遍,路见的行人屈指可数,县中已经惊惶至此,县外的流民不知又是怎样?”


状态提示: 79 了却山中寇贼事(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79 了却山中寇贼事(三)(2/2) 返回《三国之最风流》目录下一章:80 了却山中寇贼事(四)(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