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去年,各地荐举学子人数寥寥,响应者少。我窃想到,这天下之大,人才之众,岂无有心报国、沐浴教化的?这其中的缘故,一是彼等士子畏五年学制,不肯耗费光阴,于是各怀慎重观望之心,宁肯待时以获察举入仕;二是衡鉴有别,各地郡县的文学曹掾,拘于学问,难以物色年幼才俊者。”
“赵公的意思是。”陈纪有些似懂非懂,试探着说道:“是要多令地方简拔可造之才,荐举太学?”
赵温笑了笑,习惯性的往皇帝那边看了一眼,只见皇帝正慢条斯理的喝着茶,没有说话表露心迹的意思,显然是要赵温代言了。他有些无奈,只好继续说道:“情势如此,再多急诏严旨,恐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便在此前进谏陛下,不妨减少地方荐举的名额,放宽条件,许民间有志于学者主动投递于太学门下。”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礼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125930.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593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59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礼贤)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武陵年少时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593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59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礼贤)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武陵年少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