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定制式文字有成,朕欲要为天下先。”
“且大秦扫灭诸国一统诸夏,原本的大秦王印不足以承载那份荣耀,郡侯也曾有言,朕应该打造一颗崭新的王印。”
“天子印玺!”
“朕思来想去,咸阳宫内,也唯有这个东西可以有资格了。”
“和氏璧!”
“这块从楚国得来的璞玉,也许成为天子印玺,就是它的归宿。”
始皇帝嬴政一身常服束冠的站在高台前,观皇弟近前,微微一笑,而后手掌在巨大的和氏璧上抚摸着。
这块和氏璧!
很大!
当年楚人卞和自一处洞中所得,它还只是一块石头,两次献给楚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反而,双脚还被看去。
后来楚王怜悯,令工匠剥开石头表面,略有雕琢,便是成就美玉,颇为玉璧形体。
直径一尺有余!
厚半尺上下!
表面色泽不为如一,远观似白玉,踏步间,由着光芒的映照,更是闪烁色泽斑斓。
仿若诸般色彩都内蕴其中。
近距离细细一观,又仿佛所有的色彩隐匿其中,整体的色调变得沉稳厚重起来。
略有调整方向,那种色泽又隐隐变化起来。
当年楚王将卞和的那块石头雕琢,成就这块奇特的玉璧!
和诸国流传的记载差不多,和氏璧很大,虽说是玉璧,却还是一块璞玉,尚未彻底的雕琢成器物。
也许……任谁都觉得将这样一块璞玉雕琢出来是浪费。
是……有损于它。
置于高台上的架子上,周清细细观着。
“这块玉……玄清还是第一次见到。”
“的确无愧于宝物!”
“用它来雕琢天子印玺!”
“很好!”
周清也是单手抚摸着这块和氏玉璧,岁月长河中,和氏玉璧雕琢的天子印玺消失不见。
引以为憾。
现在……天子印玺自己没有见到,却是见到了这块和氏玉璧。
的确很美。
当年昭襄先王以城池易之,虽有些戏言,足以证明它的身份,果然是一块普通的美玉玉璧。
昭襄先王绝不会那般言语。
“哈哈哈,这块玉璧……朕觉得雕琢成天子印玺应该有剩余。”
“到时候为郡侯雕琢一块郡侯印玺。”
始皇帝嬴政亦是欣赏的看着面前这块玉璧,这块玉璧……自己也没有见过太多次。
不是没有资格见到,而是没啥兴趣。
纵然是一块名扬诸夏的玉璧,终究它还只是玉器,并非有用之物,现在……倒是派上用场了。
的确很漂亮。
昭襄王当年欣喜此物,欲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称得上价值连城了。
脑海中浮现天子印玺的大致形体,一块印玺还用不完所有的玉料,当有不少剩余。
“陛下,可有命人打造?”
周清将视线从和氏璧上移开,看向皇兄。
“暂无。”
“……莫不是郡侯有意?”
“郡侯也会雕琢玉器之法?”
嬴政摆摆手,制式文字尚未彻底功成,自己只是准备让人将玉璧雕琢成型,然后刻上文字。
刻上大秦崭新的文字。
匠人?
应该是从少府寻找。
迎着皇弟的目光,嬴政不由一笑,似乎……明白了皇弟此语言外之意,却是皇弟会雕琢吗?
“自然。”
“一法通万法,雕琢技艺,小道尔。”
“近来玄清待在府中无事,不若……天子印玺的雕琢就交给玄清吧。”
“陛下以为如何?”
周清的确有这个心思。
“哈哈哈,朕自然放心。”
“郡侯有此意,更好。”
嬴政虽诧异,并无反对。
皇弟做事,从未让自己失望过。
“自不会让陛下失望,接下来玄清会相召学宫博士,定下天子印玺的形体,而后再行雕琢。”
周清笑道。
“可!”
“如此,朕可就期待天子印玺了。”
嬴政颔首,再次看向面前的和氏玉璧,抬手召过不远处的侍者,命其将玉璧送至皇弟府邸。
“最近你倒是清闲了。”
“朕可是日夜忙碌的都是三更才行睡下。”
“蒙毅,将国府和廷尉府整理出来的官制文书挑出来,予郡侯一观。”
撤去高台,始皇帝嬴政身躯微转,对着蒙毅吩咐着。
“喏!”
蒙毅当即将身前案上的文书给予整理,将四本厚厚的奏章、文书拿在手中,近前递给武真郡侯。
“已经完备了?”
崭新官制的事情,周清知道。
春秋岁月以来,诸国争霸,战事频繁,为应对许多事情的出现,一种种官制逐步出现,各种官职也出现了。
出现的快!
就意味着可能出现隐患!
往往都是君主直接拍脑袋定下的,再遇上一些事情,在下定下崭新官职,说不准彼此就有冲突。
如今诸夏制式郡县一体,自当要有与之匹配的官制官职。
周清没有插手,岁月长河中的许多崭新官制、官职都是在遇到新情况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就算现在拿出三省六部制,拿出内阁制度,拿出文武两府制度,或许皇兄还会觉得很奇怪。
有一个相邦不就好了,若是觉得相邦劳累,还有丞相存在。
六部职责,国府之内,也有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378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378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和氏璧(求票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偶米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