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个想法很好,但可实施性不大。科举心得,学习心得,谁会往外面说呢?”
“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可以用来流传子孙,作为家族底蕴的。即便有,也是藏得紧紧地,非嫡子不传。”
“甚至,在大楚很多地方上的世家,都是世世代代读书科举。他们的内部,有着相对完善的学习制度,也有着各种前辈累积下来的学习经验。”
“也正是因此,才得以一直领先普通百姓。可以说,殿下此举,也是在得罪他们,这是在断他们的根!”栎花提醒道。
“关于学习心得,这个很简单,我这里有着足够的学习心得,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我都有,而且,都是很有用的。”
“前期的话,我就公布我自己的好了,估计,起码能写上几十期,水一水的话,上百期,也不在话下。”
说明:大楚的童生试、秀才试,题目是客观的,录取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过线。
只要过线,都录取。所以,如果学习方法传播开来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考上童生、秀才。
说明:高中教材上的劝学,是删改版,其中原文中的一部分章节,被删掉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原文。另外,这算不算是人为的断章取义?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214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214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章:劝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熊二先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