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临高启明- 471.第471章 秋赋(十九)(2/2)

文/吹牛者
临高启明 | 本章字数:1165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宁国师嫡女猖狂天道狼行回到过去当先生三国之青州这个罪人有点神窃民北洋之华夏帝国随身带着一个世界清客王冠边上的几何币最强军魂
晋面如土色,难不成他们是准备正式举旗造反不成。

想到这里,吴明晋的腿脚都软了,要不是已经是坐着的了,恐怕要一跤跌到地上去。要是髡贼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自己断然是不能从贼的!只是自己殉难也就算了,连累老婆孩子一起也跟着送命,想到这里不由心如刀绞,暗恨自己为什么要贪图节省几个钱,把家眷又从琼山府接回临高来。

王兆敏没听清家人的回话,但是看到吴明晋脸色大变,知道没什么好事,脸色也变了。

熊卜佑开口了:“吴老爷!王师爷!”他拱了拱手,“听闻这次县里出了大事。有人恐吓城里的士绅大户,连刘先生家也有贼人射箭恐吓,全县为此都惊扰不安。”

王兆敏原来还想提起此事,见他主动提起,便道:“确有此事。只是事情甚为棘手啊……”

熊卜佑却一脸懵懂无知的模样:“有何棘手的?”

王兆敏心想你知道了还装!但是此话不便明说,反正自己原来的打算是李代桃僵,不提恐吓之事,只讲“骚扰地方”,把事情混过去就算完事。

不过自己的这番苦心,要让髡贼见情才是。他斟酌了一番字句,才缓缓道:“此事一无旁证,除了几柄小刀、箭和揭贴,也无有力的物证。指证何人所为颇为不易……”

他不说“破获案子”,而专谈“指证”,暗示澳洲人:这事情的主使我们知道,就是不准备再细查下去了。

“不容易破案?”没想到熊卜佑却根本没领会他话中的隐晦之处,大谈自己既然在本地落户,也是临高子民,同样要为建设“和谐临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王兆敏暗暗苦笑:这县里的“子民”若都和你们一样,天下还有谁想当官?“刁民”倒差不多,不对,连刁民都算不上,简直就是土皇帝。

按照王兆敏的心得:髡贼每次高谈阔论“和谐”论之后必然没有好事,果不其然,熊卜佑紧跟着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澳洲在侦缉办案上极有一套办法,既然现在同为临高之民,也要为老父母分忧。这次的案子,就由我们这位周洞天来协同办理吧!不是我夸下海口,三天之内,此案必破!”

吴明晋开始听他言语中并无要举旗造反要自己参与接受伪职的意思,已经放心下来,现在忽然听闻他提出了要办案的要求,惊讶的嘴巴都张不开了。

王兆敏也大吃一惊。办案?不管是剿匪、征粮、修路还是开矿……澳洲人的这些举动他大致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唯独这办案到底所为何来?办案当然也有好处,但是这好处对澳洲人来说也实在太可怜了。

再者此事明白不过就是陈明刚指使。要按王兆敏的想法,一面是澳洲人要拉拢的以刘大霖为代表的缙绅们,一面是上蹿下跳为澳洲人征粮聚敛的陈明刚。澳洲人应该是装聋作哑或者采取和他类似的“和稀泥”的态度才对,哪有这样自找麻烦的?

“这个――”吴明晋不等王兆敏开口,已经语无伦次起来,“大明从无此例……”

“没有先例,我们就创造先例嘛!”熊卜佑毫不以为意的说了个新词,“这事就这么定了!”([Www.00kshu.com 零点看书网免费阅读],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状态提示: 471.第471章 秋赋(十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471.第471章 秋赋(十九)(2/2) 返回《临高启明》目录下一章:472.第472章 秋赋(二十)(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