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临高启明- 219.第219章 五年计划(三)(2/2)

文/吹牛者
临高启明 | 本章字数:1214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宁国师嫡女猖狂三国之青州窃民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北洋之华夏帝国这个罪人有点神清客回到过去当先生重生吕布一统三国天道狼行谋将三国
使用范围的所有事情都持赞成态度。

“也可以进口印度棉布、松江棉布,这样的能做到贸易收支平衡。不然出口品都换成了金银有什么用?”

“赞成!”

李海平却反对:“这不行,不行。”他提醒大家:“海军的帆布没解决呢,你们工业部门能在一年内解决船用原动机不?如果能解决这个就无所谓了,不然文总要造的那些西式帆船拿什么做船帆?”

“可以进口。”

“帆布可是战略物资啊。大明不出这玩意。万一我们和欧洲人打仗,他们来个帆布禁运怎么办?”李海平继续说。

文德嗣点点头:“倒也是,我疏忽了。看来纺织厂还是需要的。”

的确,帆布的用途太多了。不仅是用作船帆这么简单。它的质地坚牢、耐磨、紧密厚实,还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古罗马人大量用来制作行军帐篷。第一个现代降落伞也是由帆布制作的。因帆布坚牢耐磨的特性,它还被广泛的用来制做劳保服装、替代皮革制做军用装具、舒适耐用的帆布鞋……

莫笑安整理下思路:“这样:纺纱采用包买制,把机器赊给加工户,我们回收棉纱。再设立一个小型的特殊品纺织厂,制造帆布、毛巾和针织品。”后两者是穿越众急需的东西,毛巾对穿越集团的属民们的卫生条件改善也大有用处。

“还要有印染厂。”王洛宾补充道。

“呵呵,不光要印染厂。”文德嗣说,“其实我们自己最好掌握原棉加工,倒不是为了垄断。要老百姓自己去加工原棉,做出来的棉纱质量很难保证。有必要设立一个梳棉厂,把原棉清理分级,再发包给加工户。”

“织毛巾机和针织品用的机器很简单,我帮人搞过。”展无涯说,“不过梳棉机我可不懂。用什么机器纺织帆布就更不懂了。”

“梳棉机容易,结构很简单,回头我就画出来。”王洛宾胸有成竹,“制帆布理论上和其他棉织品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就是经纬纱均用多股线而已。”

“从欧洲招聘一些工匠吧,除了帆布匠,还要有缝制帆布的专业工人,这在中国都是找不到的。”文德嗣说。

“就是不知道本地的原棉产量够不够。”

“小规模运用的话应该是够的,实在不行可以从松江进口棉纱。”文德嗣说,“或者让英国人提供。”

印染业的技术相对简单,也不需要太复杂的机器设备。穿越者并没打算把棉布作为一种商品,对这方面也不需要投入太多。

有了棉纺织业,建立统一的被服厂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被服厂的主要目的是自用,本地的老百姓除非价格便宜到位或者是自己做出不来的绸缎衣服,否则是不会购买现成的服装鞋帽的。本县的县城里只有一名裁缝这个现实正说明了这点。

眼下在百仞公社就有一个服装厂,是邬德招募公社里的妇女组成的,几名会使用缝纫机的女穿越众作为技术指导,能够制造布鞋、草鞋、制服、帽子、劳动服、内衣、被子和棉布袜子,但是规模很小。除此之外还有个皮匠,专门为军队制造各种皮革装具。

莫笑安的计划里,被服厂的规模要扩大。未来随着军队、劳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量外地移民的涌入――这些人的服装都要更新。穿越集团对服装的需求将是几何级的增长。(www.52kshu.com 吾爱看书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状态提示: 219.第219章 五年计划(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219.第219章 五年计划(三)(2/2) 返回《临高启明》目录下一章:220.第220章 轻工展望(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