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临高启明- 1171.第1171章 莱州形势(2/2)

文/吹牛者
临高启明 | 本章字数:1160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宁国师嫡女猖狂三国之青州回到过去当先生这个罪人有点神窃民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北洋之华夏帝国清客重生吕布一统三国天道狼行王冠边上的几何币
莱州南路这四条街道围起来的区域,此外在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外边还各有颇为繁华的一片关厢――现在这里已经被孙元化“坚壁清野”,居民大部都拢入城中,空余下来的房屋很多,拿来做难民营倒是正合适。前提是他们要能够在火炮的射程庇护之下――只是眼下手头只有两门山地榴可用。

莱州城上有三十六门大将军炮,虽然比不上红夷大炮,但是历史上的守御战斗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这些大炮,叛兵也不敢逼迫太近。

朱鸣夏也答应说必要的时候只要他一呼叫就会派出增援部队从海上对莱州进行策应,从海上机动一二个连到虎头崖或者海庙港登陆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打叛军个冷不防。如果形势有利,乘机打个歼灭战抓俘虏也是有可能的。

相比起孙元化的惴惴不安,元老们对叛军的战斗力其实是颇为鄙视的:从举起反旗的那一刻起,这支部队原本还保有的一点组织纪律性早已荡然无存。当然,原本在大明的旗帜下他们也不过是一群当兵吃粮的老兵油子罢了。扒去表面上那精良的装备和数目颇多的马匹,剩下的就是一群为了自己的利益**掳掠的普通土匪而已。尽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抱着对山东百姓和官府的刻骨仇恨,但是更多的人只不过是为了得到金银和女人。

这样的军队欺负一下百姓,打打腐败不堪的官兵的顺风仗还可以,遇到严防死守的莱州城这种硬骨头,就不会有人愿意去拼命,当初莱州不过几千老弱残兵,顶住了几万叛军,大量火器的围攻,死守大半年,无非是靠着城内百姓缙绅一股“保卫家园”的劲头,同仇敌忾。

只要把叛军打疼了,第一阵劲头锐气给他消了,对方的接下来的进攻就不大会猛攻狠打了,叛军的将领为了维持士气和部下忠心,除了放任手下在莱州地界糟践就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这也给元老院搜罗难民增加了更多的机会

当然,具体的作战安排还是要跟熊钱多和他手下的军官商量,孙元化那边也要打好招呼,双方配合好行动――这等于是公开在大明官僚的眼皮底下展示肌肉,万一让哪个“忠君爱国”的一篇奏章送进京师不免添乱,这种“统一口径”的工作还需要孙军门帮忙。

所以他决定除了孙元化之外,尽量少和当地的官僚接触,即使是孙元化,也要少见为妙,以免引人注目。特别是王道纯,此人对孙元化的观感很恶劣,认为孙是造成登州大变的主要罪魁祸首。在历史上,王道纯在崇祯五年正月十八日上奏时称:孔有德作难山东,不到六天攻破了七县,第十日登州又沦陷,全是逆臣孙元化里通外应,巡抚余大成的贿赂放纵造成的。这种说法是因为登州刚刚失陷的时候,叛兵盗取登莱巡抚大印,四处签发的布告要各州府送粮饷到登州,大家都怀疑孙元化也一起叛变了。

现在,由于有了元老院的干涉,孙元化及时脱困,又表现出积极围剿的姿态来,所以王道纯就没有上奏这道对孙元化来说至关重要的奏折。([m.00kshu.com 零点看书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状态提示: 1171.第1171章 莱州形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1171.第1171章 莱州形势(2/2) 返回《临高启明》目录下一章:1172.第1172章 北山先生(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