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臣权- 475 福州事件(3/3)

文/受伤的害虫
臣权 | 本章字数:1262  | 臣权txt下载 | 臣权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火血功夫教师变身霸道猫女总裁甜妻上岗:总裁轻点爱神医毒女:逆天四小姐百重梦关传奇白子画与花千骨快穿之尤物王妃要和离重生之我有金手指
不断的支撑着晋王朱棡的威望,那就是他们迫切的希望能有一个不遗余力发展商业的君主。能有一个自己的利益代表。

如果萧规曹随,依旧由太子登基的话,那么复古学派的重农轻商政策将会是他们的利益得不到进一步的保证。晋王朱棡从各种情报部门得知,有不少商会已经悄然而动。

而正是在这个关口,支持自己两个哥哥的人马,正在随着这股汹汹暗流做着手脚,在商人彷徨时,许诺给其一些家族利益进行拉拢,而一直相对平静的江南商会,也出现了一丝丝裂缝,这正是杨杰所担心,在给晋王朱棡的书信中着重提到的问题。

三皇子一系在江南,也是在商业贸易上。一向凭借其强横的财力让太子和二皇子两个派系垂涎三尺。可以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东宫加上西北的财力,估计也比不上江南财力的一半。就是靠着这么雄厚的财力,才在朝野之间为晋王朱棡买下了人望。

如果一旦出现裂缝,那么对于江南三皇子一系的打击是巨大的,也是致命的。

晋王朱棡心里比谁都清楚,所以他纵然是对于父皇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可还是需要未雨绸缪一些事情。

算是自己弟弟朱栋,正是坚决支持太子一系的领军人物,凭借占据台湾海峡的便利,控制着东亚和东南亚的商业往来,对于依靠海上贸易的江南商会,造成了不小的心里压力,端的不能小看,而这次密信着重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嘱咐晋王朱棡,一定要把朱栋这个绊脚石踢开。

由于京师没有迁移至北平,所以大明的首都依然是南京,在这个江南古都的带领下,长江以南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在那个时空,便利的水路,还有稍加耕作便能获得丰收的鱼米之乡可以解决后顾之忧。在这样的条件下,大明以超越前宋的速度把江南变成了富庶无比的国度。

就犹如有人说过的一样,如果太子今后坐稳了帝位之后,按照守成之君的作风保持大明的发展,那样的话,按照常理推算,至少江南在两百年之内不会有大的动乱发生。

因为朱元璋提倡的是在海外以商业扩张,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大明的人口翻了一番,但是依旧距离人口饱和还远着呢,原因有几个,第一,大明扩张的速度过快,在二十年来,南海、东南亚、一直到印度已经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

以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易,现在成了大明藩属之间的交易,每封一个藩王,都要配备相应的人手,比如说官员、人口、工匠,以便于发展那个地方的经济。这样别看每个藩王配不了多少人,但是他们的亲属、子弟、仆从等等,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且中国人讲究做熟不做生,讲究的是后面有人好办事。虽然儒家一直教育大家说是“父母在、不远游”。但要真的论起来,又会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要往自己的本家里面去钻。这样一来,那么每一个藩王、每一个官员外出就任,就会带走相对的一批人口。

而且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前期,东南亚诸国基本上还是处于酋长部落联盟的阶段,那里的钱好赚,所以国内的工厂、作坊等等一直都缺乏人手。大明一直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所以很多矛盾都显现不出来。

官员贪墨是最明显的,可是至少在江南沿海诸地,很多人都没有拿这个问题当回事,包括大明的皇族宗室在内,更是拿这些财富当做了自己家里的私房钱,每个就藩于江南海外的藩王都是富甲一方,朱栋是其中最大的后台。


状态提示: 475 福州事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475 福州事件(3/3) 返回《臣权》目录下一章:475 大事情(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