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鹿鼎记- 【0740 韦宝真没有这么厉害】(4/5)

文/轩樟
明鹿鼎记 | 本章字数:1857  | 明鹿鼎记txt下载 | 明鹿鼎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妇贵甜园重生之综艺之王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火爆农家小玉匠重生之苦尽甘来末世重生之外挂自古红楼出才子[韩娱]重生之人鱼公主重生之移魂令狐冲重生之已然军婚重生幸福时光梁山之梦
少了对工商业的征税,导致税种单一,就必然减少国库收入以及对农业征税的增加。

后来的“三饷”更是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税不征于东南则必税于西北”,黄土高原的民变不仅仅是天灾造成的,若国家实力雄厚,政策得当,万不会引起此般规模庞大之起义。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周期率问题。

这种新经济因素出现并繁荣而最终未能突破农本束缚而夭折的现象,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至少三次。

首次是盛唐天宝年间,在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下,各行各业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因素。

而唐玄宗未能加以利用,没能在体制上给予适应的体系化配套建设。而是草草应付,设置相应行业的税使征税而已。

而接下来爆发的“安史之乱”使社会经济出现倒退,新经济随之在战乱中大幅削弱;新经济因素与农本可能出现的矛盾在萌芽中被消除。

安史之乱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次出现在北宋年间,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市民经济相当发达,各种服务市民阶层的行当与新事物不断出现并发展。

交子、飞钱、瓦子的出现,活字印刷术的推广,说书业的兴盛,以及相应户籍体制中出现的“坊郭户”作为一个单独户种的出现。

城市极大繁荣,海外贸易繁盛,无不体现了新经济因素的到来。

而“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免役法”“均输法”无不体现了新形势下的要求。

而“市易法”则可以说是国家力量利用金融业的雏形。

这次变法可以说是一次中国可能进入近代的机会。

但是,毕竟时机条件还是不太成熟,经济上农业仍为绝对主导。

法律条文是旧式的,保守派与变法派官员是旧式的,皇帝是旧式的,思想是旧式的,整个社会原有体制与思想和社会经济条件均大体与旧体制符合,而少数不成熟的“冒头”思想很快被淹没,至于变法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重重问题,更明显带有旧体制的深厚烙印。

当然,苛求古人超越时代的限制,也是极为不合适的。只能说这是历史环境的必然。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以致到靖康之变,落后民族入主中原,使得农本与新经济的矛盾再次强制性化解。

因为新经济在长期战乱以及之后落后民族的统治中遭到极大削弱,其基石农业也发生暂时性衰退。

第二次新经济因素未能突破农本经济。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第三次新经济因素再次发展到了与农本经济相冲突的地步,而这次最为发达,因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终究没有突破农本经济体制。

因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分为两条线:新经济因素建立于农本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根据历史经验,农本经济的发达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土地兼并,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不过是农本经济发达带来的副产品。

而土地大兼并酿成社会动乱,社会动乱的结果摧毁脆弱的新经济。

而随后的清军入关又一次加剧了这一结果,新经济再次受到限制。

韦宝觉得,明朝的灭亡一定程度上是农本经济的周期性矛盾。

经济发展——土地大兼并——社会矛盾激化——动乱——经济衰退——再发展。

所造成的结果,这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率有着殊途同归的结局。

而不幸的是,明朝成了此规律的又一个适用者,这一链条中最后的牺牲品。

清朝的灭亡有太多的近代原因,其灭亡不完全适用于此规律。

土地兼并,朱由校能听懂,但是资本主义是什么,朱由校就听不懂了。

韦宝一句话就解释了,“人口增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土地兼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既得利益者增多,财政负担越来越大。陛下,汉唐元,都是这么灭亡的。就是一个家里,干活的人吃不饱,不干活的不但吃的饱,吃饱了没事干,把钱藏匿起来,还欺负干活的人,家里干活的人不答应,肯定要跟不干活的人打起来,外面看这家人老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肯定也要趁机来偷东西抢东西,面对这些状况,一家之主毫无办法。”

韦宝解释的很清楚,本来以为朱由校听了以后会很生气来着,却没有想到朱由校似乎很高兴。

朱由校一拍大腿,“小宝,你说的实在太好了!那些个帝师,说一两个月,一两年,朕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你才说一句话,朕就全听懂了,就是如此,正是如此啊!”

韦宝一汗,这有那么难吗?

韦宝估计,这些事情不是帝师们说不明白,而恐怕是除了他之外,没有人会这么对皇帝说话吧?

“小宝,你再说!你再说,你不是说还有宦官干政与党争吗?这一条朕最熟悉了。”朱由校催促道。

韦宝只得接着说。

明代中后期交替进行的宦官干政与明末党争无疑大大消耗了明朝的中枢力量。

属内政不良的表现,至于宦官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任人唯近的问题。

信任自己接触密切,相互了解的人是人之常情,这种现象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也不是明朝最严重,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很难根治,毕竟人都有私心。

而除此之外,宦官受到重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宦官多出身寒微,与多数文官相比没有雄厚的背景

状态提示: 【0740 韦宝真没有这么厉害】 --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0740 韦宝真没有这么厉害】(4/5) 返回《明鹿鼎记》目录下一页:【0740 韦宝真没有这么厉害】(4/5)(快捷键→)

推荐阅读重生之已然军婚女尊快穿之妻主是个宠夫狂一人之上清黄庭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武装魔女名侦探世界的武者恋爱游戏从骨傲天开始就不是邻里关系爆笑穿越:剿剿匪,撩夫君新零售时代末世圣冰姬逆天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