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太爷刚刚回玉瑞堂,柳老夫人便赶了上来:“如何?”
柳老太爷也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柳老夫人脸上露出一丝欢喜神色,旋即又有几分担忧:“那咱们可要担不少风险。”
柳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即便我们不给她方便,她自然会有旁的法子崭露头角,不如就顺水推舟,天意不可违。”
玉瑞堂里一片宁静,暖炉里烧着的银霜炭毕毕剥剥的响着,听起来十分暖心,柳老夫人捻了捻手笼上的白色绒毛,似乎下定了决心:“就依老爷的话。”
京城的冬天比云州的要冷了许多,明媚整日窝在沉香阁里懒洋洋的都不想出去。
探头看了看后院的梅花,仍然是那般艳丽,一片殷殷的鲜红,似美人眉间的朱砂痣,勾魂夺魄般,化作了梦里的一抹朦胧,留在人心底的最深处。树下并肩站着的两个丫鬟,穿着一色儿的青灰色棉袄,高高的元宝领遮住了香腮,只余小半张脸露在外面,回眸一笑时,那眼波儿已是透出了动人的滟潋。
玉笛正在用小刷子细心的扫着梅花花瓣上的积雪,而玉箫则在树下拾着昨夜的落花。明媚往窗户边上缩了缩,感觉她的丫鬟们个个都比她更懂生活,这天寒地冻的,还能找这自己的乐趣。
梅花蕊上的积雪烹茶,据说有着淡淡的梅花清香,味道格外的不同,可她每天喝着玉箫沏好的梅花茶,却也感觉不出来有什么别样的味道,而她倒是对玉笛即将淘澄出来的胭脂膏子却抱着极大的兴趣,弄得玉箫有时看她都露出了些不屑:“姑娘,我记得小时候你教我们念书的时候说过,这风雅之心也该有些,否则会泯灭了生活的乐趣。今儿我给姑娘用心沏出来的茶,姑娘竟然就这么大口大口的喝了,可对得起风雅这两个字?”
明媚看了看那边眉头微微皱起的玉箫,莞尔一笑:“那时候是我逗你们玩的!”
“姑娘,你!”玉箫看到自家姑娘突然露出一副嬉皮笑脸的神色,知道她又准备拿自己开玩笑了,扭了下身子就去了隔壁房间:“我要把玉笛刚刚收的梅花拿了做梅花糕儿去!”
看着玉箫那夺门而出的身子,明媚忍住笑,大声说:“多做一碟子,我得拿了去孝敬老夫人!”
回柳府也有大半个月了,出去得少,府里各色人等还是不太熟悉,唯一熟悉的就是这位柳老夫人了。
总以为世家大族的老太太,该是每天拉着一张脸子,等着媳妇孙儿辈哄着供着,或是威严富态,或是端庄高傲,或是老成持重——反正就不是这位柳老夫人的范儿!
柳老夫人不显老相,爱打扮,一天能换三套衣服,尤其爱穿红色,明媚实在想不到会有年近五十的老太太还喜欢红色衣服的。柳老夫人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红色,大红,朱红,艳红,胭脂红,丹参红……那一片红,远远的看上去艳丽如火,无端端的烧得人眼窝子都热了起来。
来大陈这么久,明媚从未见过哪位老太太到这个年纪还尽选些红色的衣物往身上披,可柳老夫人却毫不在乎,随心所欲,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她。至于行事就更让明媚惊奇了,她不是那种收敛的人,她虽在有些方面还是尊着大家闺秀的教养,但行事却与旁人迥异。例如若是想责备一个人,大部分老太太都会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面说几句好听的话儿,后面再不轻不淡的说上几句点题,既能表达出来意思,又能达到敲警钟的效果。而柳老夫人则是非常直截了当,想说谁了,直接一顿训斥,也不管那人怎么想——反正现在柳府除了柳老太爷就是她最大,何况柳老太爷素日里说话都是处处捧着她呢?
看着柳老夫人日子过得滋润,明媚也暗下决心,柳老夫人就是她的榜样!谁说嫁的夫君一定要有通房侍妾?谁说大陈朝的女子只能唯唯诺诺的过日子,眼前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吗?
正在无聊的想着事情,一面拿着玉琴新绣的帕子无聊的摆弄,突然外面传来匆忙的脚步声:“姑娘,姑娘,世子爷过府来了!”
门帘一掀,玉梨那红扑扑的脸出现在面前:“乔世子送帖子来了,老夫人叫你去玉瑞堂呢!”
“送帖子?”明媚看了下玉梨:“什么帖子啊?”
“正月初十四英王府有赏梅会,听说侯府的梅花品种多,开得很好,京城的太太贵女们都会应邀去英王府西园赏梅呢。”说到这里,玉梨的眼睛亮闪闪的:“姑娘,这可是你第一次在京城露脸呢,你得好好打扮打扮,别让人家看轻了你!”
明媚站起身来跟着玉梨往外面走,一面淡淡的说:“我是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别人来评判,人家看不看轻我,可与我有半分关系?只要自己不看轻自己就行!”
玉梨在旁边抿嘴一笑:“对,对,对,姑娘,只要乔世子不看轻你就可以了,其余人倒都是多余的!”
明媚看了看玉梨,叹气道:“你是越来越油嘴滑舌了,也不知道那个唐大顺怎么能对付得了你,他那笨口笨舌的,怎么也和你这种伶牙俐齿的配到一块去了!”
听到明媚这话,玉梨这才打住话头,脸上飞起一片红色。
走进玉瑞堂,里面已经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女眷,乔景铉正陪着柳老夫人坐在上首,见到明媚走进庆瑞堂,给她递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65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65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八十二章 两心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歌尽飞花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