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比较喜欢诵咒,也有人希望求得上师的心咒,认为上师的心咒最具加持力,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上师真正的“心咒”也就是菩提心,你长期念诵这个修心口诀,就决定能和上师相应。因为真正的相应在于“心心相应”,我把整个生命都溶入了菩提心,你也修持菩提心,我们不就直接溶为一体了吗?这样哪怕相隔千山万水,我们也总是同在。否则你仅仅念诵那个心咒,除了获得少许加持之外,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即使你诵持任何本尊的心咒,也要带着菩提心来诵持,只有这样才能和本尊相应。你看看那些藏地的大德们念经,犹如闷雷,非常的低沉有力,他这种震撼力是怎么修出来的呢?因为他是带着菩提心来修持的,以一种救度众生的心来全力念诵,从咒音里你也能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心,有那种催人泪下的效果。他们修法的时候,一般都是把父母众生观想在身边,在带领他们一起修法,所以能产生那样的力量。这方面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就是当你悲心生起来的时候,念咒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所以说,大家也不要把密法看得很神秘,最根本的还是从心地上下功夫,菩提心是一切密法的命脉,是整个大乘道的中心。
那么诵持这个菩提心的口诀,有什么样的功德呢?经典中这样比喻:三千大千世界都遍布珍宝,用这些珍宝供养十方诸佛,还不如修菩提心一弹指倾的功德。你想想这个功德有多大!假如现在没有钱供养的话,知道怎么样供养了吗?就这么修持菩提心啊!用菩提心来作供养,这是对佛最大的供养,也是对父母众生最大的报恩。因为佛对待三界众生犹如自己的独子,时时加以护念和救度,众生幸福欢乐,诸佛就会示现欢喜,如果众生受到伤害,诸佛就会忧伤难过,所以对佛最大的恭敬和供养,就是关心利乐众生,明白吗?
但是你千万不要把这作为借口:“那我以后就专发菩提心供养!”钱却舍不得往外掏,你这是嘴巴在发心,一点也没有体现出真正的菩提心,哪里来的功德?不要看到别人都快病死或饿死了,本来是给点药或吃的东西就可以解决的事,你却偏偏跑到佛堂前去发心、祈祷,还貌似慈悲的说把功德回向给他,这不是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吗?
所以在法菩提心的同时,应该尽力去做,去广行六度四摄。大家应该明白,我们一切修持的心要,都是针对我爱执来的,都是为了对治我爱执。有的人向往闭关,希望能整天打坐入定,修个空性、本尊什么的,认为这才是修行,但是你要记住:如果你的我爱执没有对治的话,这个关就闭的没有价值,对解脱成佛没有丝毫意义。
曾经有一个喇嘛,跑到深山里去闭关。他的母亲在家里已经病危了,但一直没有咽气,因为挂念他这个宝贝儿子呀!一定要见他最后一面,才死得甘心,所以一再派人来请,希望他能回家让母亲见上最后一面,但他总是说:“出家人修道最要紧,这些事就不要再来打扰我了。”最后来人说:“您母亲实在是可怜,都病的那么重,那么痛苦,还一直闭不上眼睛,就是为了见您一面。”他还是不肯回家,徒弟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呵斥他:“您出家修道为的什么,不就是为度众生吗?您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随顺其愿,让他含恨而终,还谈什么成佛,天下哪有不孝的佛?”他一听,“是呀,我对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慈悲心,却整天说要成佛度众生,这不是一句空话吗?”他这么一想醒悟了,立刻回家,母亲见到他后,终于安然去世了。
所以,修行一定要落实到心灵深处来修,都是针对我爱执来的。就像有个老喇嘛,他喜欢跑到山里的一个水池前禅坐,可是每次刚准备修持时,却发现水中掉入了几只小飞虫,他只好弯腰捞起它们,捞完后再次准备修法时,又有其它小虫掉入水中。他就这样日复一日,把修法的时间都用来打捞小虫了。师兄弟们知道后,给他出主意:你可以换个地方修呀,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不管它们,否则的话,您把时间都用来打捞小虫,怎么能修持有成呢?老喇嘛怎么回答?他说:你们说的对,如果我能安静的观修,可能会有所进步,可是我每天修菩提心、发愿要利乐一切众生,却能忍心看着这些小生命溺死在面前,还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是讲了世俗菩提心的自他相换修法,具体的修持过程,是先思维我爱执的过患,再思维他爱执的功德,就明确了修法的总旨;然后思维众生的恩德,生起悦意慈心;按照先从自身取的次第,配合呼吸而修取舍,为众生拔苦施乐,在取舍的过程中拓展悲心,最后生起菩提心。
我们大多数人学佛,不是把菩提心视为无关紧要,就是把它看得高不可攀。其实,如果你这样系统完整的按次第逐步而修,很快的就能生起菩提心的合格证量。藏地的许多修行人,他们就常常闭关来专修这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
菩提心生起的合格证量,是你再没有一丝豪自利的念头,你时时刻刻所考虑的,是如何尽快的让众生离苦得乐,心情就像母亲见到独子掉入烈火般的迫切。于一切时处,不管见到什么有情,都能无造作的任运生起悲悯之情,发愿将他安置于究竟涅槃的大乐境。这时才是真正菩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571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5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七十五章 谁没开个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洪山诗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