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性质和普遍意义的方面。因而,其宗教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平衡,应是佛教经济运行和佛教经济之合理性的重要平衡尺度。佛教与经济,即佛教宗教性与经济世俗性不断调试平衡度的动态平衡关系。
我总结到:“由于僧团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理论和实践上跳出轮回,世间的经济状况的影响,是逃避不了的。更何况,佛教的发展,也需要经济制度的支撑,所以,这种由贫到富,再由盛到衰的循环,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多次。”
万老师感叹到:“原来我听专家们说三武灭佛,总是从政治文化方面找主要原因,与历史唯物论不符,我总在怀疑。今天听到庄老师讲这些,我觉得这才是让我信服的理由。”
我补充到:“当然,政治与文化的原因,也不可忽视。估计各种因缘具备后,才会发生结果。”
状态提示: 第五百零六章 经济问题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105710.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571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5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零六章 经济问题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洪山诗人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571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5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零六章 经济问题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洪山诗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