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4/4)

文/洪山诗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本章字数:1300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txt下载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乡村小说废柴倾世逆天傻小姐绝色江湖:凰之舞纪太上归剑录盛宠狂妻:第一符咒师蛊毒女仙大夏逍遥皇八零后修道记十杀阵龙吟鹰啸妖怪茶肆罗命门
豆,能洗净污垢油腻。

四、真实地断除一切妄想。好像经文中咀嚼杨枝,能净化口气。

五、心怀正信,相信无疑。好像经文中的净灰,擦在身上,能避开风的伤害。

六、柔和、忍辱。好像经文中的酥膏,能滋润皮肤。

七、惭愧、悔改一切诸恶业。好像经文中的内衣,可以遮盖这丑陋造业的身体。

以上七法,是经中的隐含意思。当时,如来是为了那些修大乘法、接受力好的人说的,而不是为小智慧的下劣凡夫说的。所以,今日的人不能理解领悟经文意思。

温室,指的就是身体。所以,点燃智慧火,加温清净的戒律水池,沐浴在温室的身中。真如的佛性,受持七法,以自装点。

当时,聪明上智的比丘们,都领悟了佛陀的意思,依教奉行,功德成就,都证得圣果。今时的众生,不能测度经文意思,却用世间水来洗涤有障碍的身体,还自称在依教奉行,岂不是误导吗?而且,真如佛性,指的不是世间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是无形象的,岂可用有障碍的水,洗涤无为的身体?这样作与法不相应,如何能由此悟道呢?

若想身体获得清净,当观察这个身体,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身体的臭秽聚集一起,内外充满。若有人通过洗涤这样的身体,去求得内心清净。就好像洗下水沟,直到把下水沟洗没了,才能干净。通过这些阐述,就能知道洗涤外在的身体,不是佛说法的本意。

提问:佛经记载,至心念佛,必能往生西方净土。通过这一个法门,就能感应成佛。为何还要假借观心,以此获得解脱呢?

回答:念佛,必须正念。明白意思,是正。不明白意思,是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如何到达彼岸呢?

佛,觉悟的意思,指的就是觉察身心,不令身心起恶。

念,忆念的意思,指的就是忆念持戒修行不忘,精进勤修。这个道理,就叫念。

所以要知道,念在于心,而不在于嘴巴发声。好比用捕鱼竹器去捕鱼,捕到鱼后,就忘了那竹器。〔一样道理〕通过嘴巴发声,去求念佛的意念。有了念佛意念后,就忘了嘴巴发声。既然称念佛名,须知念佛的道理。若心不真实,口诵的就是空名。若三毒在里面。若他人和自我的概念,填满心中。通过这无明的心,不会见到佛,只是徒劳费功。而且,诵和念之间,道理差别悬殊。口中念,叫诵。在心中念,叫念。所以要知道,念是从心中生起,这才叫通向觉悟之门。诵在口中,所以只是发出声音的样子。执着,通过样子去求法,终是不可能。所以要知道,过去诸圣所修的,都不是指外在,都只是在推究内心。

既然知道心是门,难道还怕难以成就?既然知道心是关键,还愁不能到达?

可见,今日人们对佛法认识粗浅,只知道通过作事情去建立功德,浪费了许多财宝,多耗水陆运输,妄造佛像佛塔。白白浪费人力,去堆积木头、砌垒泥土,图青画绿,倾心尽力,不但损害自己还误导他人。如此这般,却不知道惭愧,又何时才能觉知呢。

人们看见有所作为,就勤加喜爱。教导他,修行是无相的道理,他就变得昏沉迷茫。只是贪恋现世的小慈,岂能觉悟到将来的大苦。这样有为的修学,只是徒自疲劳,背离正道,迷误在邪道中。还哄骗自己他人,说能获得福报。

只要能引导内心,向内审查,内心觉悟观见,自然对外界明朗,断绝三毒,永远使它们消亡;关闭六贼,不令侵扰真心;自然建立恒河沙般的功德,对法界各种装点;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越凡人,证得圣人境地。

总之,心外无法,无心是道。


状态提示: 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六十八章 破相论得心(4/4)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目录下一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师兄的争论(快捷键→)

推荐阅读太一道果山河志异丧气仙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带着农场混异界武夫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我在凡人科学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