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copies组织致力于创造独立于载体的意识,该组织联合创始人、神经科学家兰德尔?科内说:“目前,我们思考生存和死亡的方式与意识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在未来,我们和一个人工智能交谈,知道它真的有意识(知觉和智能),那么它是活物还是死物的问题有多大意义?我们是否必须称它为活物?或者它是不是有意识的死物?”
生和死之间的界线似乎永远不会泾渭分明。我们现在判断生死与否的标准是生物性的大脑和心脏活动,但连接体和其中包含的、关于意识的重要信息意味着,数字时代的生死可能超出这一标准的范畴。以后,定义死亡可能将变得越来越难。
但在网上,另一个网友的说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引用了一本书《西藏度亡经》,说死亡的过程,意味着另一种新生。
当然,从他的水平来看,与我的理解水平差不多,但在别人看来,如同平静的湖面丢了一块巨石,讨论的波澜,此起彼伏。看样子,大家从心底里,还是喜欢,死后有一个灵魂和新世界的。
一般人们相信两样东西。一是不得不信的。比如现实和事实已经发生的东西。二是愿望相信的。比如愿意相信好人有好报,因为大家都自觉自己是个好人,最后有一个好的结果。算命先生骗你,其实是利用了第二点。他说了些你愿意相信的话,你就掏钱了。
至于死亡后,有没有一个新世界,是不好证明的。比如,你无法叫已经死亡的人开口,让他说说阴间的事情。你自己也不能试着死一次,体验一下真实的感受。因为,你死了,没办法重新活过来。
因为我看过这本书,它也叫《中阴闻教得度》,所以,就忍不住,在网上多说了几句。好为人师,是我的毛病。
有一件事,在医学上是作了证明的。人的死亡,如果是自然死亡的话,是身体机能先衰竭,然后是大脑功能的丧失。但是,身体器官功能衰竭时,最后衰竭的,往往是听觉。
在古代,人们通常认为心跳及脉搏的停止,标志着死亡。实际上,那时候,人的听觉和大脑,还有部分功能。所以,在临终者耳朵边说话,他是听得到的,并且大脑还有反应的机能。
这就是目前所能证实的《中阴闻教得度》这本书的,最确定的部分。至于后来亡者所经历的幻象和影响,这是在科学上,没有得到证实的。
没得到证实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但,我们不能随便假定它就是事实。存疑并研究,才是科学的思维。
比如当年,爱因斯坦完全凭脑袋思维,推出了相对论,当时的条件是无法证实的。这个纯粹思维中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天书。但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渐渐在实践中证明了。这才明白爱因斯坦的伟大。
时空的扭曲,黑洞和奇点,星际穿越,宇宙大爆炸。这些理论,在数学上是可能的,最终或许将被科学证明。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了人类思维的伟大,可以超越现实世界,来预测看不到的东西。
如果写《中阴闻教得度》的人,仅凭思维的能力,就可以探知生死的边沿,得到结论,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实证,就去随便否定它。
面对这一群读过一些书,了解一些历史掌故的人,如何给他们一个新知识概念呢?仅用庄子的梦来比喻?用相对论来举例?都不合适。
但从愿望与结果来说,恐怕会得到更多的共鸣吧。
问题导向,会引起讨论或者争论,但它是激发思维的一种好办法。我问到:诸位网友,你们回想一下,年轻时,对自己未来的设计,今天得到了什么?没得到什么?
结果就有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回答。有人说,他年轻时,就想努力读书,后来当个老师。结果老师没当成,当了一个小官员,当了官员后,想有一番作为,结果作为谈不上,光荣退休。与他同学的,原来想当官员的,结果后来当了老师。
还有的说,他就一直暗恋一个女生,想与她结婚。结果还真结了婚,结了婚过后,发现自己老婆与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但目前,至少算是夫妻和睦,但那种爱情,倒没什么激动的成分了。
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女性,按她的网名和发言判断,她是一个80后,开着一家咖啡馆。她说,我原来成长于一个部队大院,帅哥看多了,所以就幻想,今后的丈夫,应该像军队战士那样的帅哥,但我不太喜欢军人,因为我父亲是军人,对我母亲比较粗暴,是个直男。
其实,我是理解她所说的心情的,因为部队大院的年轻军人,在最好的年华展示出阳刚的一面,确实很迷人。所谓帅,与军人的职业素养有关。许多脱了军装的军人,大部分就不帅了。
而且军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过于阳刚,显得直男,这是普遍现象。
果然不出我的猜想,她既想找一个如同军人那样帅的,又像电视里温柔白净的小男生,这个逻辑本身就有点矛盾。因为,真心懂女人的,会讨好女生,但阳刚之气,往往缺乏。
她说到:找了好久,换了许多男朋友,总是二者不可兼得。最后找到一个,又温柔又帅气,自己年龄也大了,就匆忙结婚。谁知结婚没多久,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571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57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与死界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洪山诗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