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万物的兴衰(3/4)

文/洪山诗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本章字数:1927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txt下载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乡村小说废柴倾世逆天傻小姐绝色江湖:凰之舞纪太上归剑录蛊毒女仙大夏逍遥皇罗命门八零后修道记最强杀手系统十杀阵凡间有仙道无限笑傲江湖
会代谢看作一种数学现象,从数xué yùn算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的能量代谢,利用规模法则对其运算,同样能预测出能预测出一个城市的成长轨迹。之前我们得出结论,生物在快速成长之后会进入停止生长的阶段。这种规律的增长范式如果同样适用于社会经济学领域,那无疑是非常糟糕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工业革命时期,我们发现了化石燃料,发现了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伟大之处,然后创造出一种社会经济范式,一种无限制的增长范式。这基本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增长情况。

这个范式非常好,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叫做“有限时间点”。在未来的有限时间段内,可能是五年、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社会经济指标会变得无限大。这非常不可思议。因为GdP不会变得无限大,工资也不会无限大。这个理论已经告诉你会发生什么,经过点后会出现停滞,然后暴跌。那要如何避免呢?

但为了避免那种情况,得在到达点之前做出重大创新、重大的范式调整,或者说是重塑自己,这样才能重新设定时间,重头再来一次。

但这里还有一个陷阱。所有这些曲线越往前发展,生活节奏会越来越快,这也意味着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小。发明的速度必须越来越快。

为了让这种情况在任何层面都能维持下去,你得加快创新周期——电话的问世花了四十年,而互联只需要三年。西方学有一个著名神话叫做《西西弗斯》。这个人做了坏事,神跟他说:“你沦为永世的罪人,必须得把巨石滚到山顶再滚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我们的情形和西西弗斯一样。我们身处这种体系,得不停地去重新创造。

但我们要处理的问题西西弗斯更棘手。因为他只需要每次以同样的速度把石头弄山,但我们每次都得加快速度。

这一切可持续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公司的亚线性规模变化像生物界的那种一样,先是迅速成长,然后会停止,然后死亡。这是典型的公司生命历程。可以看到,新公司成长得非常快,也是著名的曲棍球杆曲线。老公司成长很慢,保持水平状态。最终,所有公司都停止成长,走向死亡。

这是对美国所有市公司做的长时间分析,它们的平均寿命是十年。所以当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能不会有谷歌,或者微软、阿里巴巴……

充满争议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写道:“所有成功的人都站在摇摇欲坠的地面。”早在熊彼特之前,著名心理学家萨宾娜?斯皮勒林已经发现这一点。她说:“毁灭是事物出现的原因。”

最后是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约翰?冯?诺伊曼。他在60年前说过:“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在往前迈进的过程不断接近于某些重要点,但正如我们所知,超过这个点之后,人类社会会停止。”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搞清楚如何往下走。

按这个理论思路,我可否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社会的命运,可以从观察自然界生物体的规律得到?

最近看到一些资料,其一种特性,可以佐证另一个推论。当高速粒子按合适的速度,打信亚克力板时,让电子放电后,电子所烧蚀出的图像,简直跟普通树木长得一样。

这让我联想到相似形和分形理论。也是说,事物在微观运动层面,也许是随机的和混沌的,如同墨西哥湾的蝴蝶与大西洋风暴的联系,或许有,但无法预测其发生机理。但在宏观层面,却有相似的结果。

那么,推论二:生物界的规律与基本物质的规律,也参照着相同的数学法则?

参照运动,起点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参照预测,态度方法和目标,是易经的思路。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统一呢?

如果说,生物学法则意味着地,物质基本运动规律意味着天,那么人也与这两个法则相似,这不是天人合一吗?

有人说,国没哲学,只有思想。因为不太善于运用逻辑。其实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而国人喜欢偏好归纳,没有扩展演绎的习惯,所以,逻辑学不完整。

不完整的逻辑,发展不出完整的数学思想。而数学是科学之母,所以国尽管有科学发现,却五千年里,没建立出一套科学体系。

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不管擅长归纳还是演绎,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相似的。因为,世界的真相只能有一个唯一解。

但从现代科学对世界的巨大改变来说,我们也必须检讨自己思维的不足。我暂且把思维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类法。类法相当粗糙,适合于原始的思维方式。

国人,翻开四书五经,类法皆是。人们在写章时,也大多使用类法,我在看《古观止》时,有这个印象。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没有在国几千年的明史有所进化呢?大概缘于安于农业社会的稳定态,没必要罢了。政治鼓励,生产保守,也阻碍了思维更新。当然,不是我们没有聪明人,明代的徐光启,是数学大师。但他一个人的声音,引不了全社会的关注。因为不需要,所以没弘扬。

类法更先进的是逻辑思维。但国人的逻辑思维,已经受困于习惯,只在归纳下功夫,演绎者虽有,但同样没受到重视。公孙龙的理论虽然产生较早,但却成了儒家知识分子嘲笑的对象。

当然,更先进的,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万物的兴衰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一十八章 万物的兴衰(3/4) 返回《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目录下一页:第四百一十八章 万物的兴衰(3/4)(快捷键→)

推荐阅读太一道果山河志异丧气仙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带着农场混异界武夫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我在凡人科学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