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永世帝唐- 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2/3)

文/清风逸之
永世帝唐 | 本章字数:1824  | 永世帝唐txt下载 | 永世帝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妇科小村医医统江山万事如易坏娘子:七夫之祸器焰嚣张扑倒吧,少爷三国演医弈林外史秦汉之建国路德之路光熹帝国佣兵大纨绔
面前,“清风要在梧桐山庄度过元日,正月间可能就不回城了。

今日舅父前来,清风正好有一物孝敬。”

裴寂心里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一边打开盒子。

“这是...”

裴寂有些发傻。

他拿起拳头大小的凤血石左右看了半天,“这是什么玉石?古怪得很,又精致得很。”

殷清风把凤血石的功能吹嘘了一遍,“这是清风偶然得来的。除了献给太子几块外,只孝敬了舅父一人。

舅父可将此物摆在书桌上也可,请人雕刻成印章也可。”

印章名称很多,主要有:玺、宝、图章、图书、图记、钤记、钤印、记、戳记等等。

古时候,印章通称为玺。

到秦统一中国后,只有天子之印称为玺,其余的都称印。到了汉代,诸侯王称玺,将军称章,其余称为印。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佛像镀金需要用水银。而水银是原矿朱砂炼成的。随着朱砂的出现,也产生了红色印泥。

魏晋时的官印大致和汉官印相同,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文字也不同于汉印那种典重浓厚的风格,而是比较瘦劲,随意布局,舒放自然。印首冠以“魏”“、晋”字样,很容易识别。

隋代官印文比秦小篆更加圆转弯曲流动。官吏的印绶制度被废止,官印用的是官职名和官署名。

这时的官印继承六朝遗风,以朱文也就是阳刻居多,私印则常用阴刻刻成的白文。封泥印已经不用,采用朱砂水溶印泥,印面红色鲜明。

裴寂越看越喜欢。

红色本身就被世人认为有驱逐邪恶的功效和代表着权威,而“印”是权利的象征、“章”体现了个人的地位。

无论这凤血石是刻成“印”还是“章”,绝对要比铜质和玉质的印章要高贵。

在上面刻上什么字好呢?

玄真道人,还是河东玄真?要不,刻成大唐魏国公裴?魏国公裴也不错啊...

裴寂迷茫了。

而殷清风在暗笑。

你搞突然袭击,小爷就见招拆招。互相伤害吧,看谁更刚。反正你今天的目的也超不过小爷的预想。

裴寂一抬眼,见殷清风在写字。再看了眼手里的凤血石。

小子,敢戏耍老夫!

他心中又一笑,好,看你镇定到几时。

将凤血石放回盒子里,裴寂低头端详着,“这么珍贵的礼物,真叫老夫为难啊,该怎么回礼呢?”

他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王寄寓都把藏书献上了,老夫也不能吝啬了吧。”

殷清风笔耕不停。

小样儿,为王度的事儿来的啊。行,你接着演。

裴寂像是才从迷恋中清醒过来,他抬头看着满屋子的书柜,“不知清风这里有多少藏书?修文馆的藏书恐怕不止这些吧。”

就算他要和裴寂斗心机,此时也不能失礼了。殷清风放下笔,欢喜万分的拱手说道:“清风谢谢舅父的慷慨!请舅父放心,清风一定妥善保管那些书卷的。”

裴寂差点儿被噎死。

刚才还说他越来越难打交道呢,他现在竟然回敬个更狠的。

本来是要试探他的,他却直接钻空子。还要脸面吗。

可话都说出来,要是反悔了,他也没有脸面了。天杀的,算计到老夫头上来了,那可是三十多万的藏书啊~~~比修文馆还多的藏书啊~~~

转念一想,裴寂笑道:“清风府里的藏书,集修文馆、韦氏和王氏的典藏,世人要知道了,恐怕求书者趋之若鹜啊~~~”

历来政权更迭,最先抢夺的就是前朝的藏书。占据了前朝的藏书和人口册碟,就意味着新政权的正统性。

所以,杨广仓逃江都时也不忘携上大批馆藏图书。

可谓是:藏书在手,江山正统在手。

但皇家藏书的意义还不仅如此。

历代帝王重视藏书建设,广购秘集,博采遗书。无论奇书、怪、书、异书、秘书、趣书,伪书,不管野史传奇、术数奇谋、房内养生、神魔志怪...都统统秘cáng_dú用。

最主要的是,皇室对一些威胁其统治地位或十分珍奇的书,他们往往外禁内用---禁绝谶纬之书。比如《鬼谷子》。

《鬼谷子》中尽含慧学、军事、心术、治世、文学等帝王篇章,岂能容世人轻窥?就算在裴氏族内,知道藏有《鬼谷子》的也不过是历代的族长和家主。

行啊~~~你不是想要吗?都给你!就看你敢不敢收下。

诛心?可惜没用。

殷清风依然欢喜的说道:“清风明日就派人扩建藏书馆。估计也用不了多久,舅父在二月的时候使人送来就好。”

裴寂有些纳闷了。

他是真不懂还是装疯卖傻?真不怕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他勉强笑道:“就依清风。”

两门千年家族的藏书,加上修文馆的,哪怕去掉那些重复的,也有四十万册吧~~~

前隋据天下一统之便利,至大业年间,西京洛阳嘉则殿藏书也不过三十七万余卷;而武德初年,更是藏书仅八万卷,还重复相糅。

四十万册~~~嘿嘿~~~

终于有机会报一箭之仇了~~~

“老夫与王寄寓同居河东,彼此临近,又数代姻亲,但老夫反复相问,他就是不言清风许下何等承诺,让他痛下决心举族迁徙长安。清风可有教某?”

殷清风指了下桌上的茶杯,“凡瓷器,王氏皆经营之。”

因为没有隐瞒的必要,他也干脆的把话挑明。<

状态提示: 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2/3) 返回《永世帝唐》目录下一页:第四百零三章:不速之客(2/3)(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北朝帝业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扼元国潮1980雏鹰的荣耀红楼之挽天倾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机战:先驱者的归来汉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