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末之军国天下- 第二百九十五章(3/3)

文/冰冷的木头
明末之军国天下 | 本章字数:1230  | 明末之军国天下txt下载 | 明末之军国天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回到过去当先生嫡女猖狂大宁国师三国之青州北洋之华夏帝国王冠边上的几何币天道狼行这个罪人有点神谋将三国末世君王阿斗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年时间里做到了这一点。

只要是农闲时间,驻防村子里的军队代表,就会联合当地官府一起,组织百姓修缮道路桥梁,除非遇到下雨下雪还有太过寒冷的天气,否则这样的劳动是不会停歇的。

这是驻村军队代表还有官府组织的强制性劳动,除非身体确实有病,不然根本就逃不脱集体劳动关口。一般村子里总有里个二流子之类的角色,等军管代表入驻村子之后,这些二流子一样的家伙就成了劳动主力,根本就没有偷懒躲避的空子可钻。

这时代的路要求标准不高,加上百姓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错,在能吃饱饭的前提下,劳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又有奖励吸引他们奋勇直上,短短一年后完全变了摸样。

此时的广东,几处重要城镇都有宽五米的碎石坚固官道相连,而县城之间的官道也有四米之宽,同样也是碎石铺就。就连县乡连接的官道,都有三米宽度,尽管没有碎石铺就,却也能正常用个十年八年不出问题。至于乡村道路,都是两米左右的夯实土路,对于百姓之间的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最好能够相隔一段时间便查漏补缺一回。

如此,限制经济发展和商业交流的道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朱云杨在诺耐时,手下的兵将已经将田亩全部清理出来,按照每一位青壮十亩,老小五亩的标准分田。

这是基业田,不能传承子孙后代,也不能买卖的田地,而且田地的产权还在官府手里,只是分派给百姓耕种而已,基本没有年限限制,直到分派田地的百姓确认死亡为止。

别看分派的田地不多,那可是标准的上等水田,而且不仅只有男女青壮有水田分派,老小也有。官府分派田地都是按照人口,根据户籍分派,可不管什么男女老少。

也就是说,一位青壮男丁名下只有十亩水田,而青壮女性名下也有十亩水田,而老小名下同样有五亩水田,由官府和军队双重监督不许以家人名义侵占。

如此,也就保障了不管男女老少,又或者身体是否有疾病残缺,都能依靠名下的田地过活。

至于这些田地是否由本人亲自耕种官府会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每次收获时官府除了拿走商量好的分成之外,还会取走一份粮食存储在特定的官仓中,用着不时之需。

官府没有刻意盘剥的意思,每到了清黄不接的季节,拥有田地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凭借户籍到特定官仓取走前一年存储的粮食。如此政策,对于隐户的吸引力极大,这不政策事实了还没半年,主动向官府和军队申报户籍的隐户数量便有近万户。

对于种地百姓,政策可不仅只有这些。官府身派的十亩上等水田,要是不好好种的话,等到收成的时候同样没多少收获,他可不希望治下百姓因为种不好田地的问题饿肚子。当然,为了为了让百姓理解,以军队的名义向治下百姓传播更加先进的耕种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自然不明显,就象后世国家刚开始推广化肥一般,从来都没有用过的百姓自然不会信任,甚至有的干脆将国家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化肥倒进水沟了。

朱云杨明白,想要让治下百姓的耕种更加科学规划,需要很长时间的推广,还有明晃晃的例子才成。好在他一点都不缺乏耐心,反正除了分派给百姓的基业田之外,其余控制在官府手里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各地驻军以及‘生产建设兵团’耕种,这些水田正好拿出来做了试验。


状态提示: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全部章节阅读完毕,请试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九十五章(3/3) 返回《明末之军国天下》目录最新章节读完了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