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人的“鸡毛换糖”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但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60、70年代,鸡毛换糖成为华夏的被打击对象,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ji倒ba”、“ziben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那时,义乌像其他地方一样,成立了“打击投ji倒ba办公室”,把那些在街上手拎蓝子叫卖的和摆地摊的赶得“嘭嘭”飞,禁止换糖人外出鸡毛换糖,人要抓,钱要罚。
但是,义乌即使在文\这种割ziben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ji倒ba的时期,换糖人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兴,那时义乌下面的一个廿三里镇,仅该镇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多达五千余人,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到浙周边的赣、闽等省,而且扩展到全国各地。
随着华夏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义乌人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基础上,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和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在七十年代中期,义乌廿三里镇就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并于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0353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0353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零四章 说服(三))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奈何天元谢谢您的支持!!